返回第二百四十八章 没落(第1/4页)  回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巳经渐渐的明朗化了,随着皇卜的道道谕旨,犬不洲洲测出了一些端倪,但不约而同的都保持了沉默,因为双方仍旧在继续对峙,皇上并没有明说,大家也不敢妄自揣测圣意,只是在做事的时候要多考着一番了。

    不过在私下,大家都在奇怪,皇上为什么对朱林这么信任,当初朱高炽的所谓靖难,的确也不像是作伪。那么儿子造反,皇上却将一副千斤重担交给了老子,难道就不怕朱林一旦手握重兵之后,反而为朝廷带来隐患吗?

    现在形势十分明显,皇上想帮助朱林吃掉帖木儿这次带来的东征大军,那么原先的策略也要随之调整,在这个前提下,参谋部迅速的做出反应,积极的做出收复宣化的准备,有的参谋还提出一些大胆的构思,那就是不管宣化境内的帖木儿军队,直接收复长城沿线,留一个口子,将其驱赶到辽东地区。

    这个构思,也就是从大同府出兵,沿柴沟堡、虞台岭、张家口堡、松树堡、独石堡等原来的大明防御重地,逐渐收复长城沿线,利用大明将士善守的优势,固守不出,因为在宣化地区的居民不是被帖木儿的军队屠杀,就是已经迁移至关内居住,所以除了他们的军队之外,基本上属于荒无人烟的境地。

    帖木儿的军队不事生产,只是靠着不断的掠夺补充自己,只要将他们困在那有限的区域,别说打了,就是耗也会将他们耗死,为了防止狗急跳墙,大明还要留出一个缺口,供他们逃亡辽东或者是勒靶的实际控制区。

    这一点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大明将士已经牺牲的太多了,在自己的家门口,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长处,攻击敌人的弱点呢?

    于是,北羊军镇和辽东军镇原有和敌人对峙的军队编制不变,又从西北军镇的预备役中,抽取了近十万人驻守白羊口、蔚州和小五台山一线,防止敌人突破防线往内地掠夺,然后就大胆的实施了这个计划。

    几乎是顺着长城沿线,一路东进,携带大量的地雷和陶瓷手雷作为减少自己守御损失的倚仗。十分顺利的实行着包围计划。

    半年后,又到冬季,就在这个时候,在辽东厚雪覆盖的官道上,有一支百余人的马队,疾驰而来。他们一个个披甲带刀,全副戎装打扮。看来已是长途奔波,那一匹匹膘壮高头大马色泽极好的皮毛上,闪着汗湿的光亮。马队虽是疾驰,但仍然队列整齐,步伐有序,可见其练有素。在马队驰过的路段上,被践踏成一片褐黑色的泥浆。带着污泥的雪团,被马蹄掀向高空,和着马背蒸发出的汗气、骑马人喘息的团团热气,在人们头顶上,搅出一片混沌的雾气。

    是沙哈鲁一行,终手耐不住心中的那份不安,准备亲自前往大宁觐见朱林,他要放下帖木儿汗国诸侯的架子,请求朱林对他们进行援助。

    这半年以来,虽然有他的压制,但两个侄子一天的消停也没有给他。两个侄子倒是谁也不得罪他,因为他的倾向可以打破两个侄子的势力均衡,但是谁也不听他的,阿黑麻和哈里现在基本上势同水火,两军摩擦不断,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  这还是源于一个利益的问题,由于帖木儿的强势,造成对附属国的威慑,帖木儿死了,谁都想逃出帖木儿汗国的控制,而这些是哈里的许诺,是阿黑麻做不到的,因为阿黑麻觉得他是祖父指定的继承人,要保持帖木儿汗国的荣光,要继续祖父的辉煌,就不能让这些附属国的军士脱离自己的掌握。

    而哈里也就是利用这一点,对附属国的军士有着绝对的权威,他表示,如果他继承为帖木儿汗国的大汗后,会止戈息兵,放他们回家乡去保卫自己的国土,他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和平的使节,利用附属国希望回归故土的心思,肆意的挥洒着不要钱的慈悲。

    但是他们有一点共识,那就是必须要消灭阿黑麻的军队,因为阿黑麻所统领的是帖木儿汗国最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