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5.震动(第1/2页)  带着国家征星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传送门底座的升级需要材料,更需要技术。

    许墨对这些黑科技的理解能力还差得很远,公司科研组的知识储备也有欠缺,所以离升级传送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实,科研组就连许墨手里的黑匣子通讯器都没完全弄明白。

    通讯匣就是一个全息影像传输装置,是一种可以在强磁场范围内使用的半电子产品。

    装置内有地球电子产品的影子,同样带有芯片,也有电路,但许多地球上使用的零件都被其他材料替换了,构造也有了些不同。

    这也算是科研团队到手最接近地球科技的一项产品了。

    其中三维全息影像的传输方法暂时还弄不明白,但装置里的电池却非常接近地球科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从各项仪器检测的结果来看,这是一种性能极强的电池。虽然一直显示电量不足,但也能足够支持很长一段时间的运行。

    而且电池本身非常薄,质量也轻,科研组一致认定它应该是一种固态电池。

    地球上对固态电池的研发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许多国家和公司都在竞争,希望在未来能源市场上抢得先机,站稳脚跟。

    现在技术层面有了大体的方法和框架,缺的还是材料。

    材料超高的成本才是固态电池发展之路上的阻碍,所以在这种时候基地外的探索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能在星球上找到这种新型材料,或许就能解决最大的难题。

    当然现在他们也没有完全拆解掉匣子的打算,其实要不是张华隆求着许墨,这个通讯器就连科研组实验室的大门都进不去。

    和这些专家待久了,谁都知道,东西只要进了实验室的大门,就没一个能完完整整出来的。

    就连那只可爱的克瓦兽,在生物实验室待了一段时间后,表皮上也出现了好几道伤疤。显然是顾三田偷偷摸摸做了些实验,还好这些天洛梅都在训练,大家也在一直帮忙瞒着,要不然指不定闹出什么事儿来。

    基地改建后的第三天,沙尘暴再次减弱,情报科也终于迎来了第二次离开基地的机会。

    这次有了之前简单勾勒出的行径地图,在路线规划上萧亦如又有了新的想法。按她的意思,这次该走另一条相反的方向,带上足够的干粮和水,将探索时间扩大到5-6个小时。

    在磁场探测器的帮助下,应该可以在基地外走出一个水滴样的大弧线。

    大大提高探索时间有一定的风险,但这也是迫不得已。之前的风波至少浪费了情报科两次外出的机会,也让材料和生物两大类的研究处在了半停滞的状态。

    为了尽快补上之前落下的进度,情报科得抓住每一次外出的机会。

    当然以她的强硬性格,这次也向许墨提出了跟队请求。

    其实从萧亦如踏入传送门那刻起,就已经是情报科的一分子了。最近这些天她也没离开过基地,水和食物都是许墨从公司带来的。

    为了能尽快适应外出考察,平时在研究沙尘暴的闲暇之余,她也会穿上外骨骼跟队一起训练。

    别看洛梅穿上外骨骼后和个没事人似的,其实长时间穿着这套装甲对身体素质是个不小的考验。对手脚控制的再适应,身体平衡的再适应,长时间机械式运动带来的疲劳再适应。

    而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做出跑步和规定的格斗动作就更难了,也更需要长时间的练习。

    萧亦如在基地里的训练还算过得去,但出了基地,情况就天翻地覆了。沙尘暴、极端的干旱、强风,石子和沙砾会像刀片一样敲打在外骨骼上。

    这种恶劣气候会让人的动作走形,也更消耗体力,所以萧亦如的训练测试评分一直处于许墨暂定的及格线以下。

    许墨自然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