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困境(第1/2页)  盛唐九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亿万缕阳光如金剑一般刺破苍穹,清扫了晨雾,让乾坤变得明朗了起来。

    蓝田县境内,秦岭山下,一排茅屋最左边一间的房门突然打开。

    一个布衣荆钗、十三四岁、面容姣好的女子,搀扶着一个十一二岁长袍披肩的丈夫出门而来。

    男子头上包裹白布,在女子的搀扶下,走起路来也有些趔趄,显然是受过伤,而且伤在头部。

    扶着男子在门口木墩上坐下后,女子柔声说道:“九哥儿,你坐在这里晒会儿太阳,我去舂点米,给你与夫人熬些米粥喝,可好?”

    九哥儿点了点头,轻声应道:“去吧。”

    “香儿姐。”

    在女子转身几步后,九哥叫住了她,微笑着说道:“谢谢你,香儿姐。”

    “九哥儿今日真客气。”

    香儿姐笑呵呵的回了一句,便去房中拿了谷物出来,准备舂米熬粥。

    一坨石头中间掏个窝出来,就是石舂,放入谷物后,用木棒做的舂锤舂下去,给谷物脱壳,就是舂米。

    这是一种力气活。

    看着香儿姐抱着舂锤,一下一下的砸向石舂,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的样子,九哥儿不由陷入了沉思。

    九哥儿,大名唐正,去年还是蓝田县的一个公子哥,父亲唐文山为蓝田县令。

    本有大把好日子过,奈何去年贤太子被废,天后与天皇相争,唐文山酒后评议之言,不知怎么的被传到了武则天耳中。

    也许传言还被加工了一番。

    此时是6年,正是武则天威凌天下之初,别说是一个县令了,此后世家大族、各级大佬,什么宰相皇族的,那死的都是一波波的。

    唐文山在第二天酒醒后,立马就后悔了。

    于是唐文山一面安排妻儿有娘家的各回娘家,没娘家的也择地安置,一面想找人求情一二。

    可他之所以会酒后失言,本就是因为他属于贤太子一派,此时李贤被除太子位,平日相熟官员本就是自身难保之时,又怎么顾及得上他。

    没过多久唐文山被抓,又过两日,唐文山因非议罔上被斩。

    还好唐文山在遣散妻儿之时,并未让妻儿带走什么钱财,来抄家之人,在清点财物后,应该还比较满意,就没有对唐正等穷追不舍。

    唐文山在妻子刘氏与最的儿子唐正,安排在秦岭山下的僻静处,本是好意。

    希望就算朝廷穷追不舍,其他位于明处的儿子就算全死光了,这母子二人也能有一条活路,给他保留一点唯一的血脉。

    为此,还给唐正准备了一个媳妇儿,也就是比唐正大两岁的柳香儿。

    表面看来,唐文山考虑的不可谓不周到,这个离最近的乡里还有十来里的地方,确实不会有外面的人进来。

    可没有外面的人进来,并不意外着这里就安全,也不意味着这里就没有人。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古代逃民比比皆是,这里既然是法外之地,自然就住着法外之人。

    前两天,唐正就遭到了一个野民的袭击,而且还一命呜呼了。

    唐正看着柳香儿舂完米,又拿出簸箕把米糠簸出去,再把没有舂到的谷子挑出来装好,才去熬粥,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

    效率如此低下的时代,在这远离人烟的山下,求存何其不易。

    唐正如今首要考虑的还不是什么效率,而是住在这里,该怎么保障安全,才是最需要打算的。

    喝了柳香儿端来的米粥之后,唐正感觉舒服了许多,不但身上有了些力气,头上也不在那么晕眩了。

    看着柳香儿端着米粥进入母亲刘氏的房间,又端着空碗出来后,唐正才上前问道:“香儿姐,娘亲身体如何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