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郭嘉和荀攸(第2/3页)  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黄巾道魁首的各大首领,然后行仁政。大汉朝已经统治了天下几百年,大部分百姓还是心向大汉,只要朝廷重新让百姓有活下去的希望,在黄巾道的首领被抓的情况下,肯定能够把事情给平息下去。只是现在的朝廷,不说也罢。”

    荀攸听了曾禹的话,想反驳几句,但是不知从何说起。他知道曾禹说的是事实,目前朝廷因为宦官干政,外戚专权,两大势力相互倾轧,而皇帝只知道享受。而真正有识之士,因为自东汉桓帝延熹九年起的三次党锢之祸,不是被杀就是被赋闲在家,早已决定不了朝廷的决策。要想让现在的朝廷诸位大员齐心协力阻止一个看上去只是有可能会发生的叛乱,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公达不用担心,黄巾道毕竟都只是平民百姓,他们还推翻不了大汉的统治,只要大汉朝能够在这期间吸收教训,任用贤才,尚有一线生机。”郭嘉不忍心好友难过,他知道荀攸受到他叔叔荀彧的影响,目前还是志在匡扶汉室,所以安慰道。

    “奉孝说的没错,黄巾道虽然人多势众,但是他们都是底层平民,必然会是一个失败的结局。”曾禹自信的说道。

    “哦,子锐你说说你的看法,为何你就认定黄巾道毕竟会是失败?”郭嘉此时也好奇,他虽然也不看到黄巾起义,但还是想听听曾禹的看法。

    “我觉得黄巾道有三点注定了他的失败。其一败,正如先前所说,大汉朝统治天下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百姓大多心向大汉,更有无数豪门世家的利益和朝廷绑在一起,不是这么一次起义就能推翻的。其二败,黄巾道只是这几年兴起的,为了隐蔽行事,他们并没有进行正规的训练,即使形成军队,战斗力也不高。虽然前期可能会因为人多势众,造成大的动静,但是一旦朝廷派兵平叛,必然能给对方迎头痛击,遏制黄巾道势力的蔓延。其三败,也是黄巾道最大的短板是人才的缺乏。黄巾道是以治病救人的名义发展教众,而世家豪门都有专门的医师,所以黄金教众都是底层的平民,几乎没有士子的加入,他们即使攻下了地盘,也没有人懂得治理,这注定了黄巾道只能是绽放一时,而并不能长久。”

    “好一个三败,子锐好见识,嘉敬你!”曾禹听到这里这里,向曾禹敬了一杯。

    “一些浅薄的见识而已,奉孝过奖了,我想这些肯定也逃不出你的眼睛。”曾禹谦虚道。

    “嘉只看出了前面两败,第三败还是听了你的话之后才想到。公达,子锐说的没错,你不就不用担心了,喝杯酒开心一下。”

    曾禹看到郭嘉又向荀攸劝酒,这让他感觉郭嘉说话就是为了有借口喝酒。不过想到历史中对郭嘉的评论,也可以理解。过人的才华和寒门士子的出身,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注定了让郭嘉也只能用酒来麻醉自己,久而久之自然爱上了喝酒。

    “是我着相了,我敬诸位!”荀攸听了曾禹的分析和郭嘉的开导,心里也放下了,举起酒杯敬大家。

    “子锐,刚才你还说道,黄巾道会让大汉变得更好,此话怎讲?”荀攸放下酒杯,向曾禹问道。

    “这只是一种可能。因为黄巾道一旦起事,毕竟如石破天惊,到时朝廷必然会减除党锢之祸,一些赋闲在家的贤达之士得以进入朝廷的决策层,从而为朝廷决策提供正确的意见。而且这个事件必然可以给民间的士子和勇武之士一个进入官场的机会,他们能够给朝廷带来新鲜血液,未尝不可让大汉这棵老树重现绽放生机。”

    “不错,奉孝,这是一个机会,不如你就留在京城,我向大将军举荐你,以你的才华,到时肯定能够立下大功。”荀攸听到曾禹的分析,想了一下确实如此,于是向郭嘉建议道,他还是想为好友谋个好的出身。

    郭嘉听了荀攸的话,抬起头看到曾禹正目不转睛的看向自己,眼中似乎有其他的话,他想了下,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