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四,习练太极拳之走桩、打套路(一)(第1/2页)  内家拳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百成给李进讲完重心转换,就让李进做一遍,给他纠正错误:“太极拳要周身中正安舒,不偏不倚,即压缩旋转都是围绕身体涌泉、心脏、百会这个中轴生成的压缩旋转,在身体进行压缩旋转之时周身都是中正不偏不倚的,压缩旋转并不会导致外形动作的剧烈变化,身体涌泉、心脏、百会这个中轴习练得越是明确,身体的外形动作就越小。你如此剧烈的外形动作的变化就错了,要让身体自己去调整压缩旋转,让身体自己生成意。

    这太极拳的以心行气,其实依靠的就是身体的意,即身体何处习练出意了,心力才能顺利地‘行’到此处,才能实现心力对此处的控制。所以要心与意合。而内家拳将身体分为三节,这身体的大小三节,就是身体的着意之处,即三节就是为了习练身体之意而分的。压缩旋转之关键点,就在身体各个大小三节之处,让身体的每个三节都要压缩旋转。刚习练压缩旋转时,身体会感觉到无所适从,但不要紧,这时就要让身体的三节都去做压缩旋转,让身体的三节都去感知、体会压缩旋转,则自然而然就能够感受到骨肉分离之态。因为人体之三节,实为骨关节,身体在骨关节部位进行压缩旋转,其实就是在迫使身体进行骨肉分离。身体之大三节,即腿部、腰胯、头部是很好习练出压缩旋转的,但是身体的胳膊、腿、体腔之内的小三节,则不容易习练出压缩旋转,所以这就要求以外三合让身体每个小三节随同大三节一起做出压缩旋转。比如说沉肩坠肘塌腕等要求,就是小三节在随大三节压缩旋转之表象。

    待身体大小三节均习练出压缩旋转之意,则心力才能够顺利地指挥控制人体三节,实现以心行气。从这个方面来说,意,就是身体三节的压缩旋转。心与意合,就是心力贯通三节,实现周身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此为心意相领,心意相随,心意相合。

    所以这习练重心转换的过程,也是一个习练身体的‘意’的过程。从以上我所说的这重心转换习练了压缩旋转、对拉拔长、阴阳转换、身体之意,所以这习练太极拳的每一步都是在习练周身整体所有的能量蓄发。

    这重心转换就是如此利用自身体重自然生成压缩旋转,再用旋转将压缩在两腿之间循环往复地阴阳转换。在习练重心转换之时切不可求力,重心转换之目的是为了引带出心力,只有习练出心力之后才能够得到劲力。重心转换是太极拳阴阳转换的基础,利用自身体重生成的转换是重心转换,通过重心转换习练出心力后而使周身生成大于自身体重的能量蓄发后,这重心转换就成为了虚实转换,通过虚实转换让能量周身运行,才是太极拳的阴阳转换。

    这站立式的重心转换在习练几天后,感觉到身体适应了,就可以开始走桩了。太极拳之走桩,就是在站立式重心转换的基础上向前循环迈步,将站立式重心转换的左右重心转换改变为前后迈步的前后重心转换。起式,自然站立,重心平均分配于两腿之间,将双臂自然抱圆于胸前,然后左腿开始如大厦将倾般卸力,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腿之上,身体在右腿之上利用增加的体重生成自然的压缩和向右外侧的旋转,在身体向右外侧旋转的同时,用旋转抽起左腿向前迈一小步---------注意,此为走桩与站立式重心转换不同之处,即用身体的旋转抽合起腿迈步----------迈步大小由自己决定,感觉到舒服就行。这内家拳之腿部之进退是由旋转抽合而出的,而将来这身体的旋转是由心力抽合而出,故内家拳之腿就像鸡腿一样是先往回抽然后再伸出的,故在形意拳中有鸡腿之像。这鸡腿之像在太极拳连绵不断的阴阳转换之中,又好似猫向前抽合迈步一样,故武禹襄先生说太极拳行如猫步。

    即走桩时用身体的旋转抽合左腿前迈,此时在右后腿之上生成完整极致的压缩旋转,然后再将右后腿之上的压缩旋转向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