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七十章渐渐(第1/2页)  大唐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得到满意的答复后,潘崇彻彻底地放下了心。    他连夜回到了襄州城下,准备迎接事宜。    皇帝则紧赶慢赶地来到襄州城下,散发些酒肉之后,就走缓缓地回到荆门,表达对战事的不干涉原则。    这让站墙头、看好戏的石守信、韩重赟、潘美几人大失所望。    “近十万兵马,泰半又是御营,竟然这般放手,这南国皇帝,果然不是个好相与的。”    石守信粗声道,言语中满是失望。    “凭空打下半壁江山,总不能是无能之辈!”韩重赟凝重道:“本来寄希望于其坐镇指挥,使得军令两出,君将失和,不曾想其果断如斯,真的只是过来压阵的。”    潘美看得透彻,说道:“自古以来,不曾有过阉人当皇帝的,这潘崇彻在南汉时饱受打压,如今一朝得用,自然尽心尽力,李氏自然放心。”    “没错,阉人!”石守信闻言,不由感慨,似乎想起什么,说道:“在皇帝的眼中,只有阉人才值得信任,哪怕是兄弟,也透露着忌惮。”    韩重赟听出来什么,沉默不语。    潘美也装作啥也没听到,继续说道:“唐军着甲极多,箭弩也多,战力不下与我,可以说,强行对阵,咱们占不到什么好处,要么突袭,要么据城反击。”    “不下与我?”韩重赟摇头,轻笑道:“其本就是南国精锐禁军,甲械具利,应该是高于咱们了。”    “换句话来说,还得求援军?”石守信笑道。    “人数不占优势,甲械不占优势,打起来半斤八两,守城则粮食不足,只有求援,无论是粮食,还是兵马,亦或者甲械。”    潘美一脸凝重地说道:“之前若不是韩将军南下,破了邓州,咱们襄州早就被困死了。”    “求援是必须的。”    韩重赟点点头,认真说道:“不过,襄州还是太狭窄,我的兵马都放置不下,粮草也无多。”    “所以,我认为,兵分两城,我带领兵马去往邓州,那里是粮仓,更是咱们的后路,不能有所闪失,必要时援救也方便。”    “你不会是怕了吧?”石守信嘲笑道:“给自己找退路?”    “怕?老子眼里就没有怕这个字。”韩重赟颇有些生气:“南兵再厉害,能有契丹人厉害?”    “好了!”石守信摆摆手,说道:“就算你不说,我也准备这样做,粮食不足,城池太窄,我这些兵马足够守城了。”    “不过,你一定要保障咱们的退路,邓州绝不能丢。”    见着石守信郑重地语气,韩重赟点头道:“你放心,邓州绝不可能会丢。”    潘美深深地看了一眼韩重赟,没有言语。    这些乱世起来的将领,时刻将保命当作第一要务,朝三暮四,重利轻义,这句话能有多少信誉,他心里着实没底。    但没办法,在如今,不分兵不行。    随后,韩重赟连忙点起自己的两万兵马,出城去往了邓州,速度是极快的。    “走的挺快的。”石守信站在墙头,身材魁梧,披着斗笠,轻笑道:“雨那么大,看来咱们的韩指挥早就有所准备了。”    “南国皇帝到来,攻城就停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潘美语气平淡地说道。    “话也不能这样说,这是优点。”    石守信摇摇头,说道:“这么多兄弟,只有他还留在禁军,就是胆小这个优点,这是个优点。”    说着,他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潘美也不住地笑着,两人心照不宣地看了一眼,不在言语。    果然,第二天,唐军就恢复了以往的攻城步骤,甚至,冒着雨水,大规模地抛射石块,铅弹,袭扰着襄州城。    可以指出,历史上,元朝的回回炮的确厉害,但却不是襄阳失陷的主要原因,关键在于襄阳被围,粮草缺乏,坚持三年左右,无奈投降。    如今的襄阳虽然不及后来的南宋,但依旧位置险要,城坚兵多,唯一的束缚,依旧是粮食的不足。    索性韩重赟打开了缺口,输送了不少粮食,勉强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