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八章 惊闻(第1/2页)  逍遥在初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哪怕是同一本书,因经历、眼界等不同,读下来的收获、体会也会不同,然贺礼最蛋疼之处在于他这作者是冒充的,讨论的时候,要时刻警惕不要从读者角度出发,努力的往作者角度站,顿觉心累。

    贺礼侃侃而谈道:“草民幼时,先父教读史,曾有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总是一再重复,却又不是简单的重复。幼时不曾明其义,年长之后方才明白读史的好处与妙处,可世间总不是人人皆喜欢读史,也不是人人都能读史,也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吧,便采用七分实、三分虚之法,写就此书,若能因此吸引到不爱读史之人来读一读,便是收获,疏漏之处,贻笑大方了。”

    李家这一家子,学问素质那是杠杠地,智商、情商又不低,交流起来十分便利。贺礼说完,一家子祖孙三代,除了小郎君尚有些懵懂,听不明白外,其余三个成年人皆眼光灼灼地看向贺礼,李渊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总是一再重复,却又不是简单的重复,令尊此语可谓震耳发聩、发人深省,只此一语,便可为师矣。”

    贺礼心里巨汗,面上还算顶得住,谦虚:“陛下过奖,若先父泉下有知能当陛下如此赞誉,想来定会惶恐,先父一生一文不名,也无甚大的学问和成就,陛下过誉。”

    也不知道原身的父亲地下真有灵,知道他胡乱给他吹法螺这件事,会不会半夜入梦吓他,总之,他也是无法,总不能把一切都揽到自己身上,皮囊太年轻,需要时间沉淀的学问,谨慎起见,还是不要往自己身上揽为好,如此,已亡的贺父便成了最好的人选,有句话叫死无对证,不是吗?

    贺礼心里做了个鬼脸,侃侃与李家父子从三国演义讨论到治史、读史去,说到史书,平阳公主道:“本宫先前曾有幸读过贺郎一篇文章,文章说,秦以法为教,苛而少恩,是故二世而亡,汉以礼为教、以吏为教,仁义广施,是以国祚绵延,前隋也是以礼为教,何以如秦一般两代而亡?”

    这问题超纲了,跟三国演义无关了。

    贺礼顿了一下,还是道:“草民年轻识浅,才学有限,公主动问,便姑妄言之,烦请殿下姑妄听之。”

    说完,朝平阳公主拱了拱手,复又道:“隋二代而亡,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炀帝不施仁义,百姓生活无以为继之故。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虽是老话,却是至理。纵观历朝历代,民众唯有在过不下去时,才会揭竿而起,能过安稳日子谁愿意刀头舔血的生活?”

    论隋之亡,贺礼曾写过整篇整篇的文章,这会儿不过是又把当初文中观点再简单的复述一遍,难道是富家翁的生活不舒坦吗?码字不快乐吗?

    并不,所以,他这会儿真没心思来李唐的朝廷做官!

    人说无欲则刚,贺礼又是洒脱的性子,问什么就答什么,没有讨好的心思,自然姿态也就轻松写意,并未有什么紧张之色,侃侃而谈时,倒巧合的有了几分名士才子的风流之姿。

    说完隋之亡,贺礼意犹未尽的道:“礼法礼法,礼与法缺一不可,法是行为的底线,以作告诫震慑之用,礼却是引导,引导民众向善,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才好才对。”

    也不谈什么治国理政的理念之类的,也就是简单的聊一聊历史,说一说关于某些事物的看法,贺礼言之有物,与他聊天并不是让人痛苦的事情,所以,在太极宫里坐了一个多时辰,贺礼觉得宾主尽欢。

    本来是还要聊更长时间的,不过,突然而至的急报打乱了计划,贺礼有幸在场,听了一耳朵:“急报!启禀陛下,窦建德攻黎阳,淮安王不敌,黎阳守将徐世勣不敌,与同安长公主一起,皆被窦建德俘获。”

    李渊父亲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