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图实现(第1/2页)  明帝国的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军情急如火。三月二十一日的上午便由李东阳召集御前会议成员在养心殿中召开会议。

    就张昭个人而言,他对军事行动要通报给“御前会议”并无抵触感。这其实是世界发展的潮流。

    同时,可以消弭文臣们对枢密院独掌军权的不满。

    因而张昭专门让掌机要文字的官员们写了一份军事行动报告,印刷出来分发给重臣们。他和李首辅沟通过此事,李首辅对此很赞成。

    虽然弘治皇帝已经确定过他们的“方略”,具体来讲就是张昭的方略,再拿出来给重臣们“审议”一下并无多大的问题。

    在李东阳的住持下,军事作战方略很快就通过,包括拨款一百万银元。

    户部尚书侣钟自打那日和张昭私下里谈过后,不再闹辞职,而是力主推动税务司。对这额外多出来的战争经费,他大致心里有数,给予支持。

    但是,很多大臣对张昭要求用“卫指挥”李逍遥节制诸军不满。

    刘大夏道:“诸督抚于边关多年,说他们不懂军务说不过去吧?本官以为可用三边总督秦纮节制诸将。”

    左都御史戴珊道:“大军征战涉及方方面面,李逍遥固然是名将种子。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秦纮任总督,正好可以协调诸镇的关系。”

    吏部尚书马文升方才讨论时一言不发,这时看张昭一眼,道:“秦纮可以胜任。”

    秦总督是文臣之中带兵出众的人,他曾在南方平定叛乱。现在大明的南边是王轼接他的班。

    其能力、威望都是足够的。不得不说刘大夏还是很有水平,推出一个非常合适的总督人选。

    张昭正拿着“铅笔”在稿纸上写写画画,并不应付诸多重臣的质疑。

    英国公张懋轻轻的咳嗽一声,吸引堂中众人的注意,说道:“诸位,秦纮的资历、能力协调此事军事行动没有问题。但本公有一个疑问。

    当初设枢密院时就明确下来,以此衙门来统率军事。而且,这份报告上张昭也明确的写明提议由李逍遥来节制诸将的缘由:

    为恢复太祖、太宗时期军队的战斗力,保证军队的纯粹性,试行武将单独领兵。

    秦纮若是愿意来枢密院担任佥事,转武阶,本公欢迎之至。问题是他愿意吗?”

    谢迁,礼部尚书张升等人一脸的腻歪。所有人都知道两榜进士们是绝对不会转武职的。

    最出名的例子就是威宁伯王越,他即便封爵,身上还要挂着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官职死活不交出去。而每次朝会都站在文臣的班列中。

    所以,秦纮绝对不愿意改武职的。问都不用问。

    刘大夏敲敲桌子,不满的道:“英国公此话是何意?难道非得要用武臣领兵吗?”

    一句话直指英国公话里的漏洞。怎么,非得要用枢密院武臣领兵?

    英国公张懋时年六十多岁,白胖胖的老者,执掌兵权几十年的他自然不可能给刘大夏吓着,眼皮子撩一下,道:“兵权乃是人主权柄,刘兵部是什么意思?”

    刘大夏气得花白的胡子都要吹起来,一句话卡在喉咙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还是李东阳“同意”张昭建议的那个原因。只要大将给力,真以为皇帝不想收回兵权吗?

    在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武勋集团的传承就算断掉。再无一个名将出现。徐达、常遇春那种级别想都不想,蓝玉这种级别是奢望,如张辅这种级别也不再出现。

    所以,兵权逐渐的被文臣所垄断。但张昭横空出世,无一败绩,并逐步的借改革卫所,建立起制度、集团,文臣们还要强压那基本不可能。

    而窗户纸就在英国公这一问中被捅破。

    李东阳环视一圈道:“如无异议便定下来。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