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筹备郑武卒(第2/3页)  回到战国当国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郑国的城池。

    郑骀看到地图上泗水流域后茅塞顿开,越国他不敢打,但他可不怕泗水流域的那几个小国。郑骀想着可不可以先夺取泗水流域小国的几个城池,然后再和越国交换,只要他要换出去的城池价值大于要换过来的城池价值,想来朱勾也不会拒绝。

    郑骀想到此处便看着地图考虑对泗水流域的哪个小国动手,又如何动手。

    现在中原除了战国七雄就只剩下郑国和泗水流域一带的宋国、鲁国、卫国、邾国、薛国、郳国、滕国、任国、郯国、费国、邳国、颛臾国。

    楚、越、齐、三晋都对泗水流域虎视眈眈,迫使泗水流域的这些小国形成了几个小团体。其中颛臾国、薛国、任国、郯国、费国以鲁国马首是瞻,鄫国、邾国、郳国、滕国以宋国马首是瞻,邳国倾向于讨好楚国。

    郯国距离越国更近,郑骀准备对郯国下手。郑骀准备先离间鲁、费、任、薛、颛臾五国与郯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找借口出兵伐郯。

    郑骀要想伐郯还必须先想好如何让郑队悄无声息的开赴郯国,郑、郯之间还隔着许多小国,若让军队大摇大摆的开赴郯国就会走漏风声,到时郯国若再联合周边国家抵御的话郑骀很可能会失败。

    以战车为主的军队肯定不行,战车可做不到隐藏行踪。郑骀首先想到了骑兵,但骑兵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很快就被郑骀否决了。随后郑骀想到了历史上声名赫赫的魏武卒,魏武卒是步兵,组建一支魏武卒那样的步军难度不大。

    郑骀随即召来许宥、何俞和随牟,对他们吩咐到:“尔等从禁军中挑选出一万名年轻力壮、英勇善战的勇士出来,三日后寡人便去检阅。”

    “唯。”许宥、何俞和随牟应到。

    郑骀要从禁军中挑选出的一万名勇士便是第一批郑武卒。之所以是一万名,是因为历史上有五万魏武卒击败五十万秦军的战绩,对付只有数万兵力的郯国足够了。而且组建武卒的费用太高,一万郑武卒郑骀还不知道能不能够装备的和历史上的魏武卒一样,人数再多的话郑骀也养不起。

    魏武卒的出现还与魏国冶铁技术提高有很大关系,魏武卒能以少胜多,兵器先进功不可没。但郑国冶铁技术落后,郑骀也不懂冶铁,怎么办呢?郑骀想到了历史上战国末期秦国先进的青铜冶炼水平和标准化生产工艺。

    郑骀知道青铜是一种合金,各种金属含量的不同性能也会有所不同,合金配比可以试验,只是时间问题。标准化生产就更简单了,只要统一度量衡,再让工匠按工艺制作就行了。

    这段时间郑国的兵器制造是由乐良监造,郑骀便召来了乐良。

    郑骀对乐良说到:“司马,寡人欲整治兵革。”

    乐良拱手说到:“臣定会督促工匠改进兵革,加紧打造。”

    郑骀可不认为乐良有什么好办法让工匠能够快速的提高兵革制水平,便说到:“寡人有一方法,可使工匠提高兵革制造水平。”

    “不知是什么方法?”乐良好奇的问到。

    郑骀说到:“兵革的性能与其金(铜)、锡、铅等物的配比有关,可让工匠用不同的配比制造出兵革,详细记录其配比和性能,每种配比都要多制造几批兵革,以免有误。”

    郑骀所说方法是后世最基本的对比实验,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最准确的提高兵器制造水平。

    “唯。”乐良虽然一时还不能理解对比实验的优势,但还是立马应下。

    郑骀想到武卒要配备三重甲、戟、剑、弓弩和箭矢,甲胄现在没有条件使用全金属,只能用皮革,弓弩也与青铜的冶炼水平没有多大关系,只有戟、剑和箭矢与青铜冶炼水平有关。戟是矛和戈的结合体,由柄、矛头和戈头组成,长柄是木制的,只有矛头和戈头是由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