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青铜(第1/2页)  元青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一凡没看张九血呼连的扒熊皮,环视了下四周,此处地处在半山腰处,山脚下是密集的树林,山顶石头背阴处还有些残雪没化,中午被阳光晒化着的雪融成水,滴答滴答顺着山坡汇成溪流往下淌着。再往远处看,山脚下临时居住点的阿尼瓦湾清晰可见,库页岛南端两侧伸出的大陆架像张开的两支胳膊把阿尼瓦湾环抱在怀里,而居住点的港口就在怀抱最里面,非常理想的避风港。

    回过头来,刘一凡又看了看前边的山洞,端着火枪,猫腰走了进去,还没走进几步就被山洞洞壁上一片金黄色晃花了眼,“金矿”刘一凡第一反应就是,早就知道这岛有金矿,没想到运气这么好,无意间就这么容易碰到了。抽出腰里的斧头敲下一块矿石,拿到外面对着阳光详细打量了一番,又用斧头敲了敲,不像金矿,有点硬,金很软的,铜矿硬一些,像是铜矿。从前世记忆里不记得这有铜矿啊,(其实前世刘一凡看得不细,库页岛不仅有煤、铁、石油、还有铜矿,猛矿、铅矿等很多金属矿,是一处名副其实,富得流油的资源大岛)刘一凡也纳闷,本想找煤、铁矿,结果撞大运,遇头狗熊都能发现个铜矿,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看着手中铜含量明显不低的铜矿石,刘一凡仰头看了看头顶上的蓝天白云,半响,低叹道这是冥冥中老天助我啊,有了这处铜矿,还有什么是不能解决的。

    刘一凡转头又钻进山洞,细细勘察起来,果然,这是一处复合矿脉,除了山洞壁处铜矿外,最里面还有铜锡伴生矿。有了这些原矿石,青铜也就能炼出来了,以后发展用的枪管,炮管,子弹壳,还有什么不能造的,刘一凡都想仰天长啸了。来对了,真来对了,中原大陆经过几千年历史的开采,想找处铜矿不挖个几百米就别想了,也只有这没有人烟的地方才能保持如此原生态的矿石,才能在这么浅的地表上发现这么富的铜矿。

    看到这,刘一凡也不寻思找铁矿了,招呼大家,开挖,把带的包袱都展开,装了满满几大包铜矿石,一人背一大包,回到了临时据点。

    招呼林三过来,别再砍树了,去采集粘土建窑,炼铜,大家看到铜矿也很兴奋,铜在这个时代同等于钱币一样,炼出的铜锭比同等重的铜钱还要值钱。挖粘土的挖土,建窑的建窑,有了青凉山铁矿区建设的经验,干起这个,过程很熟练,暂时没找到煤有树啊,用木柴闷烧成木碳也不错,一样能炼铜矿。大家各做其职,也不用刘一凡多操心。每个人干什么早有了一定的流程。

    几天的功夫,一座新炼铜炉就搭建完成,刘一凡把这几天采下来的铜矿石细心的打碎,精选出品位最高的铜矿粉收集到一起,与木炭一起放入火炉中,下面摆放好接铜水的模具,旁边小火炉上粘土坩埚上还熬煮着锡水,锡的融点很低,不用特意建炉就可以从矿粉中烧练出来。

    点火,鼓风,一支烟的功夫,火苗就从火炉口窜了出来,与焦碳相比,木碳的火焰烧更快,温度提升得也快。半响,一股金烂烂,黄亮亮的黄铜水就从炉子底下的出口流了出来,淌进了下面接铜水的坩埚里,刘一凡趁热,用铁勺舀了一勺倒进了不同分量锡水模子里搅伴,继续加热合成青铜合金。虽然刘一凡知道青铜是锡和铜炼制出来的,锡的含量比较少,但具体配比刘一凡不得而知,只好用不同比例锡铜混合来实验,几炉铜水炼下来刘一凡发现锡含量越高越硬,相对的铸的青铜件也就越脆易断裂,最后定了个铜锡比为5:1时即有硬度,又很坚韧不易拆断。

    定下合适比例后,刘一凡加大了采铜矿量,铸造了青铜斧子,刀具,锯树用的长锯等大量生活用具,还特意铸造磨制了一个1米直径的巨大的圆锯,,中间铸方孔用粗木支撑,细细磨制了锯齿,用二人个合力摇动曲柄摇动圆木,沉重的圆木又带起大分量的青铜圆锯用来锯木板。没有电动工具之前,木板的制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