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杠杆式水利锻打机(第1/2页)  元青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郭继文也详细向刘一凡介绍了黑风山的情况,现在黑风山有人口150余人,老幼妇孺有五十几人,余100多青壮,不过由于铁器获取困难,有兵器的不足一半,其余从事耕种、打猎等,黑风山上的耕田也不多,只在隐蔽的山谷中零零散散开僻出几块田地,不过土质一般,不时山上野猪什么的,看不住下来祸祸一番,收成不多。日子过得很艰难,这也是郭继文看好刘一凡,很爽快地投靠刘一凡原因之一。

    刘一凡也向郭继文托底,介绍了现在占据的骨嵬岛,郭继文倒是听说过海峡对面的骨嵬岛,据说唐代起就有群野人生活在那,偶尔有人坐船过海交易些皮毛之类,不过此时的消息流通困难,也只是听说过。刘一凡向郭继文说起现在,岛上有铁、煤资源,自己有技术,可炼铁,有平原可耕种,鱼类也很多,而且最主要的是现在没有其余势力占据,是个发展的好地方。就是非常缺人,黑风山上的人可以搬过去,这样就有了稳定的生产,生活来源,还没有蒙古人的骚扰,老幼妇孺可以很好的生活。

    既然投靠了刘一凡,郭继文也很爽快地答应了刘一凡,让众人整理几天后就带着黑风山上人坐船去骨嵬岛。能为山上众人找到个衣食无忧的地方,郭继文也很高兴,酒喝到酣处,刘一凡也对郭继文说起了人口的事,虽然黑风山上有一百多人,可是对于库页岛面积来说,这点人只是沧海一粟,还是缺大量人口。郭继文听到这,给刘一凡出了个主意,黑风山上人不多,可是整个辽东这地方有大量的汉人,只是分散在各处,郭继文占据黑风山这几年也和周边各山头有联系,有不少的汉人聚居在各深山老林中,可以联系一下。

    听到这刘一凡眼睛一亮,对啊,有郭继文这地头蛇,在本地招些人口很方便,比自己愣头愣脑地去一处处打听强不少。刘一凡决定让郭继文留些人手继续在黑风山上四处招纳人口,其余两兄弟和妇幼等人坐船回骨嵬岛发展生产。

    三天后刘一凡带领郭继武,郭继中兄弟二人带领黑风山众人带齐家当,下山先坐船回骨嵬岛,给郭继文留了两条渡船继续招人手。有了这批人,人手少问题也能解决一部分。临行前,刘一凡也在郭继武指点下找到了一处集市采购了大批造船用的桐油,胶,漆,麻,棉布粮食,盐,种子,还买了十几头耕种用的牛等岛上急需生活物质,有了充足的人手,物质搬运很快。几天后汇合吴老大,返回了库页岛,有了这些人,妇幼可做一些做饭,砍柴一些后勤较轻松的工作,这样也能解放出一些人手从事伐木采矿等工作。

    四月到了春耕的时节,之前刘一凡买的十几头耕头就派上了用场,码头据点的所有人都投入了据点后那片平原的耕种劳作当中,烧掉荒草,砍掉不多的小树,平整田地,清除大石头,刘一凡也特意铸出了后世的曲犁,具体细节虽然记得不是太清楚,不过曲犁大概形状网上看得多了,最主要就是犁开泥土那部分犁刃最重要,刘一凡对这部分铁质用烧红后用油和水进行了淬火和回火,曲犁架上两头牛后,犁刃很轻松的犁开了地面,看着黑油油的土地在耕牛带动曲犁犁刃下向两侧翻开延伸到远方,这片从来没有开垦过的土地太肥沃了,可以想象几个月后的收成。跟着曲犁后面的人也种下了刘一凡之前买的小麦、粟、黍、豆等主作粮食种子,这片平原实在是太大了,种完了买的主粮种子后,还有很大空余的平地,刘一凡又种上了特意买的一大批蜀黍(高梁)种子,现在烧刀子酒对刘一凡来说太重要了,酿酒的产业不能拉下。据点的人对种地投入很热情,千百年来中原王朝兴衰史绝大部分都是围绕土地展开的,汉人能有自己的一片土地耕种,这种热情是无法阻挡的。刘一凡也大概计算了一下这段日子开垦耕种出来的土地,大概有二千多亩了,但这也只占了那片平原的一小部分而已,大部分土地还荒着,刘一凡也没办法,人手目前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