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九章 打仗靠的就是后勤(第1/2页)  元青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既然老大下令了,吴老大只能遵从,怏怏不快地回到码头造船厂,开始招人挖地开建新船坞,一次新开四条生产船线,工作量不小,虽然现在造的船只是几千料,并不算大,所以船坞建设起来速度很快,此时的沿海岸边已经有了一排造船工坊,十几条大大小小的船坞一直排到远处,现在工作在造船坊的人工就有将近几千人了,刘岛主对船只需求量不断加大,逼迫造船这方面不断招人,服务船业的附属原料,配件工坊在离船坊不远的岸边也密密分布了不少,随着蒸汽轮机的大量应用,每天早上一起来,哧哧的冒气声,轮锯切割木料声,锻打机锻铁声,给船上甲板钉铜钉声,混合在一起,加上众多人口喧闹声,要说岛上现在最热闹的莫过于此处。

    而且随着大量的外来人口,虽然刘一凡之前没在岛上建立市场等交换场所,但民众自发地在码头周围形成了小范围交易地点,你用几条海鱼换几斤白面,我用几斤野菜换些布匹什么的,虽然银两现在岛上还没有交易地点,粮食是硬通货,但民众可不傻,迟早是要用铜钱、银子的,交易量大了,几百斤的粮食你扛动了?原来自带过来的有时也用银子进行交换,也有喜欢的开始收藏起来。

    对于民众的这种自发行为,刘一凡现在没心思管理,以后肯定还是要改变管理制度的,但不是现在这样形式下,随着从南宋港口换回大批三七药物后,刘一凡综合几位有经验的老郎中药理意见,用三七磨粉,搭配冰片、槐花、侧柏叶等几中常用的中草药制造了山寨版的白药,三七粉主止血消炎,冰片等其它中草药主凉血,主要作用也就这些了,再深些的刘一凡也搞不明白。找了头猪割开个口子试了试,把新配制白药效果还可以,虽没后世去南白药效果好,但明显起到了止血,消炎作用。伤口没有出现失血,腐烂现象。而且几天后看着伤口愈合得很好。看来可以成批应用了。

    解决了伤药问题后,刘一凡又查看到火器所需的和枪弹,之前就已经有些储备,现在为大战又生产了不少,库存倒是足够了。军队用的罐头这段时间也生产了不少,为了保证士兵体力,刘一凡很是舍得地下令屠宰一批老弱牲畜专门制作了一批肉罐头,要保证体力还得是肉才是硬菜。

    后勤方面没什么问题了,剩下的就是等待战机,这段时间来回对面辽东的探马不时回报,探听到不少消息,但大部分都价值不大,蒙古人这次很精明,三千骑兵没做什么分散行动,大部分集中在一片区域,这时机不太有利啊。

    时间就在这等待中一点点过去了,五月岛上的春耕工作也进入到了尾声,这次春耕,刘一凡采用的是集体耕种,后期再归个人管理各自农田,这样可以最大范围提高耕种效率,  有效利用畜力和人力。此次春耕据不完全统计,岛南部地区一共开恳了三十多万亩种植小麦和高梁,岛中部靠南些也开恳出二十几万亩农田,五万多亩菜地,此外,还向外开恳出十多万亩地种植苜蓿草等专为牲畜用草场。 一时间大量库存的粮食作为种子被种植下去 ,库存粮食有些空了。

    有些春荒啊,不能再等下去了。再拖下去,等到秋收时存粮不够了。刘一凡下令开始集结士兵和船只,向辽东开始运输,寻找战机准备开战。

    这次登陆地点刘一凡选在之前曾经走过的鲸海千户所岸边登陆,此处据探没发现蒙古骑兵,而且位置离岛很近,便于运输人马车辆,在双体登陆船没造出之前,在这方便一些。这次刘一凡拿出了全部主力,一千余女真骑兵,四千火枪兵,二千多后勤兵,一百余门的青铜炮车,,弹药,粮食罐头,马匹吃的草料等物质被大量地运输过来, 运输工作持续了几天,像刘一凡现在走的纯火器化部队对后勤依赖更高,这也是刘一凡不停加大船只制造数量的原因。

    在岸边登陆点完成集结后,刘一凡率领大军向郭继文原来占据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