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过的比高中还累?
1大多数人都只不过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罢了在大学,你每天能够和室友一起去上课,一边玩手机一边听老师讲几句,在那里可以坐几个小时,中午挤食堂吃一顿可口的饭菜,下午没课有时候去参加社团,学生会,班级,学校(依据个人口味不同)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和会议,晚上把作业做一下。
或者刷最近大家都在看的电视剧,晚上睡觉前发条朋友圈:今天做了。。。。,很开心,很充实,明天继续加油。你觉得自己过得好累,事情好多,忙不过来。你不是忙不过来,你只是在瞎忙活,你不能为自己规划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有时候你也会想想这个问题,但是现实的安逸让你妥协了,大多数时候你都在逃避,你让自己默认不去选择,你不愿意承担选择后会出错的后果,你明明清楚无二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可你就是管不住自己,在遇到想要努力的领域的大牛的时候你会为自己打一针强心剂:我也要像他这样厉害。
可是三天之后你还是原来的那个你可是你根本就不明白,不做出选择就是你的选择,就算你得到一个很受伤的结局之后还是不悔过。这种情况不同程度的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打球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宁愿刻苦的重复练习一个动作而不愿意纠正这个动作做出正确的姿势;高中的时候你更愿意做那些自己有优势科目的作业,而不是那些你急需补救的弱势科目,还会美其名曰:那些有优势的科目是自己感兴趣的。大多数时候你不是感兴趣,你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下选择了一种让自己更舒适的选项,乍看起来你确实也很勤奋,但是这种勤奋能不能解决问题就要另当别论了。
成就感阈值上升在高中你只需要学习好就够了,学习好都能有坐公交车不用投币的错觉,老师会围着你转,父母也对你呵护备至,周围的亲朋好友也会夸你,爸妈也很有面子。
而且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品德这种东西居然也是跟学习成绩成正比的,评价标准是如此的单一,老师说的都是”如果不学习你的人生就完了“这样的论调,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你要做的就只是学习,让自己在这个评价标准中得a,这样的生活虽然也累,但是你只要成绩能进步,考试考好了,家长老师都会夸你,会有很强的满足感,你也会有更强大的动力,你会逼自己更加努力去获得来自外界的下一次夸奖,下一次成就感,其他的事情有人替你安排,而且你还很心安理得,你会觉得做学习之外的任何事都是在浪费时间。
但是大学里的评价每个人的标准太多了,你一下子应接不暇,高中那么优秀的你,在大学里当然也要不干示弱,贪心的你想包揽对你有利的每一件事,你要做班干部,要做社团骨干,要进学生会,要入党,要拿奖学金,要巴结老师,要积累给别人吹牛逼的资本,要搞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要有女朋友,好像你不和室友打游戏都能把你归为不合群,你要得到各种你想要的利益,你要取悦各种人群,你什么都想要。你活得这么累,神仙也救不了你。
他们是希望回到高三,那种得心应手的状态,那种解出一道题就能获得满足感的状态,那种盲目地相信“熬过高三什么都会好的”状态,那种以为世界真的可以凭借一张卷子创造的状态,那种因为面前只有一条路而走得格外笃定的状态,那种做错了不过擦掉考砸了不过重来的状态,那种大学永远也没有办法给你的状态。
大学的可恶之处或许在于,它看似给你提供了种种可能,各色社团各类选修通识,但事实上又有一套评价体系限制着你的选择。或许更可恶之处在于,我们都变得实际而精明起来,知道结识什么样的人脉可以把未来的天堑变通途,也知道选什么样的课老师给分很水什么样的社团加入后可以有更多的资源,于是我们活得如履薄冰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