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出!一大把,不出一块(个)就出俩!”我和妹妹咀(嘴)里兴奋地吆喝着。掷出五个羊拐子。小手上下飞舞着
一会儿就把妹妹的五个抓羊拐子给移(赢)得手里来。
妹妹一看,手里空空的,一块(个)子儿都没有了,撒泼打滚哭了起来。
子儿,又叫拾子儿,抓子儿叫做“抓拐”,“抓嘎拉哈”。也叫抛接子游戏c五石游戏。
玩法是,一手将至少五个子抛入空中,再用手心或手背接住,接住者得分,否则失分。或用装有玉米粒c沙砾或豆粒的布包,将扔在桌上,拾起其中一只,抛入空中,此时先从桌上拾起另一只包,再去接下落的包;如此反覆,将桌上全部包拾起后握在手中为一局。
抓羊拐子也叫抓“背式骨”,背式骨指兽类后腿膝盖部位c腿骨和胫骨交接处的一块独立骨头,也叫殡骨。
抛掷嘎拉哈,落地后以倒c仰c横c侧分胜负。北方的习俗,正月里姑娘们不允许动针线,于是女孩子们中就兴起了抓子儿这种游戏。
所谓“子”,除石子外,还有李核c杏核c盛沙的小布袋等等。玩法有两种,动作有掷c拾c承。
一种玩法,每人袋中各备一堆子儿,出子儿时,大家同声念:“出,出,一大把,不出一块()就出俩。”念毕,张开手掌,谁多谁先抓。将大家所出子儿归在一处,撒在一处,说好“抓三”还是“抓二”,若抓三,则只能抓那些自然形成的以“三”块(个)为一组的,抓完则止。
另一种以出子多者先抓,先将子儿全部兜的掌心了,抛起,翻过手掌,以掌背承下落之子儿,再抛一次,迅速翻过手掌,以掌心承子儿,要求掌背上所有的子必须全部接在掌心,溅出手心者,叫“炸子儿”,则前功尽弃,承得的子儿全部归自己。
羊拐是羊的膝盖骨,只是后腿有,共有四个面,以四个为一副,能提高人的敏捷力。这种骨头不仅在羊身上有,猪牛身上也有。以小羊拐为上品,玩得时间一长,如玉石般,晶莹剔透,非常漂亮。羊拐在女孩子们的心中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玩嘎拉哈,一副嘎拉哈配一块(个)口袋。大小只有三c五公分的嘎拉哈有六个面(所有动物的都一样),因两个尖角重心不稳,弃之不用。正面像人的肚脐眼儿叫“坑儿”,背面像胖人的肚皮叫“背儿(肚儿)”,侧面像人的耳朵叫“轮儿”,还有一侧甚都不像就叫“蜇儿”。歘(chuā xu)嘎拉哈,一对“坑”是十,三个“坑”是十五,四个“坑”是二十,四样是五,以此类推。抓满一百,分别翻真c轮c坑c肚,抓起四样,空中抛接在手背上,翻转过来,一个不掉就算赢。“歘”是这个游戏过程和输赢的结果。歘的过程是这样的:用一只手(另一只不用)将四个嘎拉哈散乱地抛在炕上(桌上)或地上,然后将口袋向上扔起,在口袋落下的时间内将四个嘎拉哈都先搬(以下的过程叫搬)成真儿,用手抓起,再接住落下的口袋(用同一只手)。如口袋和嘎拉哈都没有落在炕上,则接着搬下个背儿,依次接下的次序是坑儿,轮儿。最后,把口袋抛起,手把都成轮儿的嘎拉哈抓起。如果口袋落下时在手里(没有落在炕上)则第一个回合完成。倘若在搬的过程中口袋没能接住,则叫“坏了”,交由下一个人玩(抓)。输赢判断:在搬四个嘎拉哈的过程中,谁抛口袋的次数最少,谁就是赢家。这只是歘嘎拉哈的一般过程,当然里面还有许多技巧。比如说:在搬蜇儿时,因为下个是背儿,所以将蜇儿一字排好,到搬背儿时用手心一压就行了,节省时间和次数。歘嘎拉哈的输赢关键,一是口袋要抛得高(留空时间长),二是抓的过程要快,尽量用少的次数完成全过程。这块(个)游戏要手c脑c眼并用,考验人的应变能力。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赢者的战利品就是对方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