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铭旌是大事(第1/2页)  细沙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黑子是何六儿的小儿子,大智认识,是四年级学生,长得和名字真是一样,黑黑的,和同龄人不同的就是胖一些。大智挺羡慕他,能吃到这么好的菜,也突然明白了他为什么胖了,他爸是老知客,想必是每次都带着他。另一个屋的地上摆着两个大桌,饭是高粱米饭,白菜炖豆腐,放了一点儿粉条。大智被黑子他们那桌菜刺激的有些饿,但没人让他吃,他就没出声。也不知道今儿个还上不上学,也没人提这个事。

    院子里拖拉机突突地响了起来,棺材买来了,错,应该说请来了,这个秦秋义是真有办法,破四旧,多少人家死人是光着走的,哪里能请到棺材。秋义跳下车,跟着的几个人加上又上去的几个人,七手八脚的把棺材卸下来。

    这时何碾子来了,秋仁就跑过去寒暄:“大爷爷,也不早点来吃饭,又不是别人,也就没三番两次的去喊你。现在饭菜都热着呢,多少吃点,这么大岁数,还劳动你。”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

    何碾子稀疏的几根白胡子上挂着一片霜,不知道是哈气,还是弄的雪,满脸的皱纹刀刻的一样,用棉袄袖子胡乱地划拉着脸,拍了一下秋仁,说:“老三,大爷爷不用你惦记,我吃过饭了。你快去忙你的,这天塌的事,谁能顾了那么多礼数!按理说晚上我就应该过来,还不是那些哑巴牲口离不开人!又怕晚上有大野物来(狼c豹子)。”

    何六儿看有话头,问道:“大爷,就等你呢,看日子了吗,今天能出殡吗?”大爷爷说:“看了,今天就行,巳时,九点到十一点。”这何六儿和秋仁对看一眼,都松了一口气。如果今天日子犯忌,那就得择日,就得耗费太多嚼裹(粮食和菜等);还怕大队和公社查到,找上门来。

    这时有人喊大智,“老九,有人找你,在大门口呢。”大智赶紧向大门口跑去。是根生和花丽。在门口搓手c跺脚。小丽还行,带着一个棉手套,再看根生,头发打着卷,棉袄的扣子少了一个,两个袖子在阳光的反衬下白亮亮的,一闪一闪地晃着秦秋智的眼睛。鼻涕拖了很长了再吸回去。根生家里出事后,他根生妈什么活也不做,每天怔怔地坐在大门口,不管天有多冷。根生现在没人管了。

    “秦秋智,今天还上学吗?”花丽小声问道,泪珠在眼眶里打转。他俩都想安慰秋智,可又不知道说什么,憋了半天,说了这么一句。大智摇了摇头,沉默了一会,这时院里传来了震天的哭声,大智加了一句,“花丽,你替我请假吧。”转身走回院里。

    这时候大智妈妈着急了,她一直在屋里,知客已经安排专人陪她说话,她在屋里大声喊道:“秋仁,秋仁,你进来。”秋仁急忙进屋。

    妈妈说:“秋仁,你大妹子赶不上出殡吗?”

    秋仁说:“现在联系不上,算路程最快也得晚上。”

    妈妈就问:“那明儿个出不行吗?我也怕落秋霞埋怨啊,还有这铭旌咋办?”

    秋仁说:“刚才我大爷爷说了,今儿个是好日子,明儿个犯太岁,后儿个又犯七。”

    正好大智舅舅也在屋里,说:“哎呀,是啊,铭旌这么大事咋还没落实呢,秋仁,把你六叔喊进来。”

    何六儿不紧不慢地走进来,说:“这个铭旌吧,不是我忘了,夜来和他老叔德明商量了,大侄女要能赶回来就做,赶不回来就算了。这种情况有没有都可以。”平德的风俗,人死后要在一大块红布上简单地写上死者的生平,大多数是好话,以此来旌表死者的一生。如果是老丧,又儿女双全的,人们还要偷偷地扯下一块,回去缝在孩子的衣服上,据说孩子就会诸邪不侵。像这种横死少亡的,本来没有必要打铭旌,也没法写。何六儿的话说的虽有些隐晦,但在场人都听明白了,这时大家都不说话了。

    大智妈不同意,说:“秋仁,你爸爸一辈子不容易,赶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