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九十六章 艰难的抉择(第1/2页)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顾诚玉与恭王并没有多大的过节,只是先前有了种种误会,才导致顾诚玉对他的感官不好。

    所以说人的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顾诚玉与恭王相识于京郊的庄子,那时顾诚玉险些被靖王搜身,两人之间便有些不虞。

    而后因为恭王的性子太过狠戾,顾诚玉觉得他若是成为君王,百姓们日子必然不好过。

    可是太子呢太子宅心仁厚,若是登基,倒也能成为仁君,只是边关又怎么办

    之前大兴的细作已经潜入了大衍,为的是什么,相信就连傻子都能知道。

    大兴对大衍虎视眈眈已久,若是继位的新帝没点魄力,说不定还真降不住那些个野心勃勃的异族。

    顾诚玉犹豫了,从来到这个朝代之后,第一次感到了抉择的艰难。

    照理说,身为臣子,就必须得履行皇上临终前的嘱托,这是身为臣子的本分。

    但顾诚玉也得为了大衍考虑,若是君主不贤明,那百姓的日子必定不好过,这是为公。

    为私,他自己也要择一名贤能的君主辅佐,为了他日后在朝堂中的地位,为了让顾氏成为京城顶尖的士族,顾诚玉不得不慎重考虑。

    将恭王和太子在心中比较了一番,顾诚玉微阖双目,眉宇紧皱。

    “大人时辰快要到了”茗砚来到外间,对顾诚玉禀报道。

    顾诚玉猛地睁开眼,双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对他来说,难抉择,摇摆不定那都是暂时的,他绝不容许自己优柔寡断。

    将桌上的东西收起,顾诚玉起身出了里间。

    “去正院一趟”顾诚玉带头走在前头,边走便吩咐道“你派个机灵的去我二师兄府上,明日命妇们要去宫中吊唁。你请吴府的老太太多多照顾老太太,拿了我的帖子去,就说是我拜托的。”

    吕氏之前只是乡野农妇,虽说在蒋明渊府上做了几年丫头,但毕竟现在与以前身份不同,接触的人不同,自然得重新学规矩。

    虽说哑婆婆和梁妈妈的规矩极好,但进宫是不能带下人的,为防母亲到时候太紧张,顾诚玉当然得请人照顾一番。

    吴安的母亲与自家母亲一样的品级,两人到时候站在一块,有些事还得靠吴老太太提点。

    “这事儿之前梁老太太已经派人来府上知会过了,说是怕老太太第一次进宫会紧张,便请了吴家老太太帮忙照顾。”

    茗砚知道大人放心不下母亲,于是连忙回道。

    “哦还是师母心细,这都提前想到了。”顾诚玉点了点头,接着便大跨步往正院走去。

    “太太,老爷,五爷来了”院子里守门的小丫头见顾诚玉来了,忙向里屋通报。

    “奴婢一月见过大人”小丫头一月福了福。

    “不必多礼,太太和老爷还没睡”顾诚玉再次听到一月的名字,不由在心里吐槽,他娘起名字还真是有创意。

    除了青霞、彩云等四个大丫头,其他的小丫头皆是以月份命名,十分简单,一月、二月

    美其名曰好记,可是他娘还是经常喊错名字。

    “爹、娘”顾诚玉快步进了里间,发现吕氏和顾老爹都穿戴整齐地坐着,身旁的哑婆婆和梁妈妈正在轮番教吕氏规矩。

    见原本脸上还挂着愁绪的吕氏,看见他之后,脸色才舒展开来,顾诚玉不由有些心酸。

    吕氏高兴儿子终于回来了,连忙打断了哑婆婆她们的叮嘱。

    其实明儿要进宫,她心里也慌得很,就怕丢了小宝的脸。

    这进宫后的规矩和礼仪必须学好,尤其是这次京城的命妇们都会进宫吊唁。

    若是不懂规矩冲撞了人家,或许当时不会太计较,但是人家一定会记在心里。日后有哪家举办宴席碰上了,那就是报仇的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