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帆在儿童救助中心边参观边拍照,走马观花的参观着。
走出建筑,忽然从操场上涌来一群孩子,他们欢呼着,雀跃着,朝着田帆跑来。田帆顿觉尴尬,后悔身边居然没有一点可以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布劳特轻声说道:“田先生,请为孩子们祈祷吧。在孩子面前,那怕是一句短短的祝福,一声轻轻的问候,一句真诚的安慰,都会让他们感动很久。因为每个孩子心中都拥有一片蓝色的天空。你无意间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便已在他们那张心灵的底片上曝光,成为永恒。”
田帆听着布劳特那仿佛来自天边的话语,轻轻抚摸着每一个围拢在他身边的孩子的小脸,除开心底默默地祝福,他还决心尽己所能,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可爱的小天使们。
……
田帆随布劳特来到宽敞明亮的办公室。
神父起身相迎:“田先生,参观完有什么感觉?”
“神父,虽然我不是信徒,无法真实感受神的存在,也一时还认识不了宗教深奥的哲理。但是我相信,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子,而善良是人们心中的的一盏灯。我祝愿每一个生活在救助中心的孩子们,都能在充满爱的天空下,呼吸爱的空气,寻找到那盏属于自己永不熄灭的灯。”
神父眼中露出光芒:“田先生,你很有演讲天赋。明天早上7点,我有一台弥撒,希望你能参加。”
田帆知道天主教的望弥撒是在每个星期日,而基督教做礼拜是每个星期六。身处异国,能够心怀虔诚,身临其境的做一次弥撒,感受灵魂的洗涤,精神的升华,真是一件难得的善事。
可是,神父大老远的把自己叫到依法卡拉,究竟有什么事情呢?不会是单纯的邀请他参观救助中心,或者是参加明早的弥撒这么简单吧?
神父抬头望了一眼窗外辉煌的夕阳:“田先生,请你参观另外一个地方。”
“还要参观?”田帆疑心越发加重,但碍于礼貌,他还是忍耐下来:“您说。”
神父:“坦赞铁路。”
“坦赞铁路?”田帆的兴奋点一下子挑逗起来:“在哪儿?”
神父一指窗外:“很近。”
……
离开救助中心,马塔尔开车不到十分钟,便看到远处有一个类似中国乡镇级别小火车站的建筑。屋顶高处有英文标注的站名——依法卡拉。
车站小广场葱郁与荒芜同生,旅客候车室破败与空旷并存。塌陷的围墙,锈迹斑驳的铁轨,仿佛在默默述说着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摩挲。
神父并不为眼前难堪的景致而败兴。他颇有兴致的环顾四周:“我很小的时候,在这里看到过中国工人。他们喜欢我们,给我们吃的,和我们一起玩耍。他们勇敢,不怕劳累,工作的时候唱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说着说着,他居然唱了起来。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第二段歌声是田帆与神父合唱的。
田帆赞叹道:“没想到您对坦赞铁路会有这样深厚的情怀。”
神父望着天边:“忘不掉,毛泽东,,坦桑尼亚人民的朋友。来吧,田先生,请到那边看看,是货物运输的地方。我们这里的货物,通过这条铁路,可以直接到达d市港口。”
田帆惊讶的:“您是说,这里的货物可以直接运到达d市码头?”
“块里(斯语:是的)。”神父肯定地点点头。
如其说是“货场”,到不如直接说是“木材堆积场”更为恰当——一块临近月台荒草密布的大空地上,一堆堆,一跺跺,满眼都是堆积在一起的红木,有些堆垛上甚至都长出了茅草和青苔。
田帆抚摸着身旁一根直径高约两米高的红木:“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