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七章 母校怀旧(第1/2页)  大河奔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何了了带着李军陈虹,以及刘莲茹,去西南建设大学附近的那家片片鱼馆子。

    一般在学校附近的馆子,生意都不会很差,味道也不会很差的。而来这里吃饭的,除了学校读书的学生外,还有很多是已经毕业的、回来怀旧的。

    有些馆子,只要味道不差,一届传一届,会在高校周围开十几二十年的。很多毕业多年的学生,想起母校,仍然会记得这些馆子。可以说,这些馆子,寄托了他们的青春。

    而所谓片片鱼,其实是川渝地区一种常见的美食,就是熬煮统一的锅底,然后将一条一条的鱼,切成鱼片儿,用各种美味调料裹一遍,吃的时候,将鱼片放进锅底煮就是。

    这种饮食比较江湖,味道极好,深受川渝地区的人喜爱。

    片片鱼馆子人还不算多。何了了老远便向老板打招呼。老板放下手中的活儿,笑着回应,说今天带朋友来吃鱼呀。何了了说是的,老地方空着的。

    老板说:“你来的话,就算有人先坐着,也得是让着你做。”说完便亲自引着何了了一群人进了最里面的包间。

    包间一张圆桌,配五把椅子,正好四个人坐,多出的一张椅子陈虹放衣服包包。大家也不讲究首席次席,围着坐了上来。何了了比较熟悉这里,看得出来是经常来光顾过的,老板直接请他下单点菜。

    他也不客气,拿着菜单,看都不看,轻车熟路说:“三个大人一个小孩,称五斤鲢鱼,再加三个凉菜,然后给小朋友整一个鸡蛋羹,煮一份瘦肉粥。粥里面加点青菜叶子。”

    点完后,转头问陈虹和李军:“还想吃点啥?可以再单点的。”

    陈虹连忙说:“这么多菜,吃完再说。点多了吃不了浪费了。”李军也说是。

    何了了这才将菜单递给老板,说:“那就先这样,不够我们再加。味道给兄弟做好点哟。”

    老板走后,何了了又说:“这家店的老板,以前在别地地方开馆子时,经常找和我供应郫县豆瓣,只是我后来不卖郫县豆瓣了,他才不找我的。他人蛮不错的,做生意头脑灵光。”

    陈虹说:“何哥,你在蓉都现在做哪块?”

    何了了说:“啥都做,只要赚钱、只要不违法,都做。但你问我具体做啥的话,我就没法说了。现在改革开放,很多地方政策,时紧时松的,只要有想法,有点子,胆子大,做啥都能赚钱的。对了,你就比较我何哥了,还是叫我了了。”

    陈虹笑着说:“好。我也就不客气啦。我也觉得叫何哥总是别扭拗口。”

    何了了仔细看了一眼陈虹,见她面带笑容,温婉大气,气场很强,心想这女孩今后一定会有大的发展前途,便接着说:“叫何哥,主要是不亲切。同样两个字,我还是喜欢你叫我了了。一了百了,了无牵挂。”

    李军此刻发现何了了似乎对陈虹确实有意思,但他仍然装懵。对陈虹而言,她真的要是跟刘仁义离婚了,现在何了了对她真心的话,也未尝不可,毕竟一个女人,还带着一个孩子,独自打拼并非容易事。如果有个经济条件还不错的男人,愿意在她身上花心思,也能接受孩子,现实考虑这是很好的。

    正寻思着,老板上菜了。

    一锅片片鱼的锅底刚端进包间,整个包间立即充满了香味。锅底放在锅子上,李军才发现红油汤上飘着几根白大葱。

    老板说:“这红油汤要烧开一下,热锅下鱼一两分钟,就可以捞出来吃了,再煮的话,鱼就老了,鱼肉吃起来柴得很,那不好吃了。”他边说,边将鱼片夹起来往锅里放。

    下午李军在帮陈虹收拾屋子,此刻早已饥肠辘辘。鱼刚放进锅,他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在锅里翻来翻去。

    趁煮鱼的空档,何了了给李军倒上了五粮液,然后给陈虹和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