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二一章 杨恭仁(第1/3页)  驿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一章杨恭仁

    李潜急忙问道:“来的是什么人?”

    牛弼道:“洛州都督杨恭仁。”

    李潜听了更是吃惊。杨恭仁主管洛州军政,张良臣、陈之徇都是他的手下,这两人接连死于非命,如果说他一点都不知情,打死李潜也不信。更让李潜更加不解的是杨恭仁的突然来到。洛阳距离他此刻驻扎的地方有四百多里。即便是昨天伏击李潜的那些人把昨天发生的事快马连夜送到洛阳,杨恭仁得到消息立即从洛阳动身也不可能这么快赶来。除非他一直就在附近。当然,李潜的这个推测是建立在杨恭仁与那帮门阀是同伙的前提之上。

    杨恭仁会是那帮门阀的同伙吗?这还真说不准。建立隋朝的杨坚在北周时期家族的势力就极为强大,与李渊的家族一样是关陇军事贵族的代表。不然他也不可能轻易就夺了宇文家的天下。只是后来杨坚和杨广猜疑心重,杨家的许多人都被他们父子整死。随后杨广昏庸无道以致天下大乱,杨家更是倍受打击一阕不振。大唐建立后,对杨家的政策是既拉拢又防范,这与对关东高门大阀的政策是一样的。杨家难免会与关东门阀(以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为代表)产生同病相怜之感。他们勾结在一起也不是不可能。

    让李潜对杨恭仁不放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整个事件的缘起是在洛阳,而洛阳时杨恭仁的地盘,且张良臣、陈之徇还是杨恭仁的心腹。

    想到这些,李潜问道:“你看他是专门来见我还是途径此地?”

    牛弼摇摇头,“我也看不出来,不过他带的人不多。”牛弼话中的意思是杨恭仁若是敢动手,就直接把他吃掉。

    牛弼可以这样想但李潜不能这样想。首先,杨恭仁是朝廷重臣,比他的品级要高,而且名望极大。若没有十足的证据奈何不了他,即便有十足的证据也轮不到他来处理。另外,以杨恭仁的地位,他也用不着与自己兵戎相见。

    李潜想了想,道:“你且少待,我洗漱了就去见他。”

    李潜洗漱了之后与牛弼一道去见杨恭仁。杨恭仁已经下马在一yin凉处正与一名布衣文士打扮的男子对坐在胡éng蔽。”紧跟着李潜连忙转移话题道:“都督这是去哪里?”

    杨恭仁听了面sè有些尴尬。徐方平赶紧接过话茬对李潜道:“杨都督奉旨回京述职。”

    奉旨回京?李潜听了顿觉诧异,脑中忽然想起刚才杨恭仁称呼徐方平为徐shi郎,顿时心中有了猜测,问徐方平道:“适才杨都督称呼大兄为shi郎,莫非大兄高升了?”

    徐方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méng陛下恩典,擢愚兄为中书shi郎。这不,愚兄刚上任便奉旨请杨都督入京。”

    李潜听了立刻全都明白了。想来李世民已经接到洛阳有关张良臣、陈之徇离奇死亡的奏报,心里肯定也很不舒服,所以便派人传召杨恭仁入京,想当面问个清楚。只是现在李世民没有真凭实据证据,心里也未必希望杨恭仁与此事有牵连(在正史中李世民对杨恭仁非常赏识。比如,按照惯例各地大都督及部分重要地区的都督多由皇子遥领,少数没由皇子遥领的也都派贵戚重臣担任。李世民让杨恭仁担任洛州都督时曾对他说,洛阳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都督的人选事关重大,朕家子弟虽多,但恐怕都无法胜任这个职务,故特以委公也),故而才用了入京述职的借口传召杨恭仁。否则,杨恭仁上任不过才几个月,何须述职?

    另外,李潜猜测,李世民之所以派徐方平传旨,其用意是一是安抚自己。因为徐方平与自己关系密切,肯定偏向自己。二是以示公正。徐方平为人正直,他回京后肯定也会向李世民报告一路之上的所见所闻,如果从他口中说出杨恭仁与此事没有牵扯更有说服力。

    知道了这些,剩下的事就不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