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做买卖(3)(第2/4页)  灰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发生在1942年五一大扫荡,据说也是冈村宁次担任驻华军总司令后的一个“杰作”,战斗是惨烈的,带给八路军根据地重大伤亡,也让八路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可仔细看看地图,看看历史资料,那个所谓的五一大扫荡才占多大点地儿?就这,到最后鬼子也是强弩之末,被八路军彻底的粉碎了扫荡,到了1943年,冀中平原上许多根据地连成片,根据地的扩大和游击区的扩大,让扫荡成为了一场典型的泄愤型战术行动,而不是冈村宁次吹嘘的什么战略价值的……就冈村宁次那点水平给后来的老蒋当军事顾问,可真是贻笑大方了,老蒋输的比他还要惨!

    李久是只想到了分区了,他管不了其他的地方。可是于世猷不同啊,他可是“红色”商人,没有军事常识无所谓,这不妨碍他向其他根据地暗示,他在北平囤积了大量的棉布,需要“倾销”的市场。那些股东们这二年来也是光见数字不见钱,鬼子在占领区实行商业管制,极大的抑制了占领区的商业经济,没有商业经济,那些挂着各种名义的公司就赚不到钱,或者说赚不到大钱。山东胶东一带从民国初年开始就是重要的棉纺织品的集散地,可以说,整个北方的棉布市场几乎都是有这个地区提供的,抗战以后,北方市场乱了,原来的渠道和模式都报废了,接下来的市场萎缩就是必然,于家再有沉淀,于世猷的交际再广也无法把市场变出来啊?他原来向阎锡山售卖棉布的时候,王克敏和齐燮元就知道,只不过装糊涂而已,光见入股不见分红,谁也不干啊。

    现在,于世猷把这个风放出去了,那么起到的效果是啥样的?谁也无法预料。

    这边军分区的行动瞒不过其他分区的首长,人家也不是白给的啊,情报往来一对应,哪个军分区在干啥还不是一目了然?既然那边可以钻这个空子,那我们为什么不跟着沾光?于是……一系列的与战斗无关,与政治政策无关的电报开始了频繁的……“交流”,从私底下的“相商”逐渐向“团伙作案”转变,乃至总部也不得不考虑这次的机会是不是也该利用一下?

    总部到最后也没有形成一个决断,可是,下面的合纵连横也当着没有看见,毕竟五根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般长,总有强弱高地的差别,没法统一。可是趁鬼子在战略上犹豫彷徨的时候,打一场以经济为目的的游击战,这个点子没有人反对,能够提前解决好冬装问题,那将给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发展带来多大的影响?无法评估,可至少可以减轻当地百姓的负担,这一点毋容置疑。

    小疤瘌被郝三喜收回了,主要是小疤瘌回去汇报以后,许多李家寨的师兄弟们坐不住了,逼着小疤瘌留下来顶替他们的位置,而他们返回璋安支队继续第二轮的“培训”。跟着小疤瘌去的几个,在执行完最后一次任务后也要返回山东。

    对郝三喜这样的“算计”李久也只能一笑了之,事实上这也是郝三喜过去时李久给郝三喜的一个承诺。李家庄不缺乏能打仗的人,缺乏的是懂得民族大义,懂得八路军纪律,懂得真正的游击作战的基层干部。小疤瘌几个在李久这里跟着玩了二个月,亲身经历和参与了八路军作战的那种激情和技巧。刚来时,小疤瘌他们的武功可以说在七排除了李久无人能敌,可在战斗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时代不同了,武功再高,一枪撂倒,枪法再好,一炮报销。打仗需要的不是个人的能力加减,需要的是严密的组织和精细的计算,加之勇敢的队伍和灵活的战术。

    打仗打的是脑子,是智商,傻乎乎的人肯定死的快,咋死的?笨死的呗!

    所以,李久的兵,你要么脑子好使,要么你的脑子可以好使,不好使的,只能去干区小队或者是民兵。一名脑子有毛病的战士会影响到一整个班的其他战士,这个木桶原则李久在上讲武堂的时候就知道了,所以,他尽可能的把战士们的智力开发出来,那些训练和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