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0 合理化建议(第1/2页)  荆藤芳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叔,婶,刘华是我见过的最有智慧的人,我原来最担心的就是冰糖葫芦的运输问题,没想到他竟然能编出那么奇特的筐,把冰糖葫芦一个个插上去,利用荆藤枝条的韧性,使得冰糖葫芦免受撞击,几乎完整无损的运了出去,我真得佩服至极!”李主任伸着大拇指说道。

    “其实我也是琢磨了很长时间,学校的大师傅给我说了冰糖葫芦主要是存在运输问题,只要能解决了,我就可以大量的制作冰糖葫芦,所以在学校我就开始琢磨这件事了。”刘华说道。

    “反正我是再琢磨也琢磨不出来,我得敬二老一杯!”李主任也站起来给陈东生老两口各倒了一杯酒,碰杯之后一饮而尽。

    “刘华,我还是想听听你的建议。”姚振明没有放过刘华的意思,他确实想听听刘华对建厂有什么奇思妙想没有。

    刘华知道躲不过去了,就沉思了一下说道:“姚书记,您是实实在在想给我们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想真正干出一番事业来,所以建一个小型的纸箱厂肯定不是您的心意。

    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你是想建一个品种多样化的包装厂,而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对吧?”

    “刘华,我没有看错你,你猜到我的心里了,你继续说!”姚振明眼睛一亮,挥手让刘华继续说下去。

    “我们公社的财政情况我虽然不清楚,但我也能大致猜得到,要想建一个上规模的包装厂,凭公社财政的一己之力是根本不可能的,您需要得到银行的大力支持。”刘华察言观色地说道。

    “没错”姚振明点头道。

    “我不知道国家对这一块是如何贷款支持的,但作为投资建厂方,既然是向银行贷款,我们就要拿出自己的诚意,让银行看到我们建厂的决心,人家才会给予支持,我说的没错吧?”

    “对,你说的非常正确!”姚振明点头赞同道。

    “进入81年,国家会加大推动改革开放的力度,进行资本扩张,这对我们建厂是很好的机会,是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天时,最重要的首要条件!

    我同学史文清的爸爸就是他们地区新成立的农业银行的行长,不知道我们县有没有农业银行?”

    “我们县也成立了农业银行”刘元庆答道。

    “我听史文清说,上面给农业银行下达了带规模的放款计划,他爸爸天天发愁银行的钱没地方投,但是银行又不能盲目的放款,国家还是有一些硬性规定的,据说国家每年还有计划内的免息放款。”刘华说道。

    “你说的完全正确,我打听的情况和你说的完全一样。刘华,你知道的还真不少!”姚振明真是大感意外。

    “我们在学校都有时政课,班里也经常组织学习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讨论时也会有一些新的消息出来,有的同学父母身居要职,所以学校的信息源比较广泛。

    而且只要你愿意学习,清华的图书馆就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刘华谦虚而又自豪地说道。

    “看来学习和生活所处的环境很重要啊!”刘元庆感叹道。

    “那你觉得我们怎么搞才能得到国家的支持?”姚振明追问道。

    “《人民日报》报道了桂市对国营企业大搞改革试点的文章,文章说他们大胆推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他们评估现有企业的资产价值,吸纳一些社会上的资金,建立了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也得到了当地银行的大力支持!”刘华说道。

    “你想告诉我什么?”姚振明没有反应过来。

    “虽然我们没有什么企业,但是可以借鉴一下这个思路。”刘华说道。

    “怎么借鉴?”姚振明饶有兴致的看着刘华问道。

    刘元庆看着刘华,眼前这个稚气还未脱净的年轻人,他名义上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