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7 山西洪洞大槐树(第2/2页)  荆藤芳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好像有工厂的烟囱在冒烟,而且貌似还不少。

    “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来再喝一口,吃口醋溜白菜,爽口。”郭海洋陪着高奇又喝了一口酒。

    “我吃着呢,你继续讲”高奇挥手道。

    “我们郭家镇的经商办企业之道由来已久,听老辈们说,清末民国初期,我们镇因为地理优势的原因,被朝廷的一些革新人士看中,在镇上建立了公立学校、棉纺厂、卷烟厂,同时传播科学技术知识。

    依靠着学校、纺织厂、卷烟厂的造势,个体印刷、粮业、花行、药店、杂货店、京货估衣,客栈也跟着逐步发展起来,一街两行那是相当的繁荣。

    到40年代末,我们镇的个体私营经济已相当红火,光是烟厂就办了几十家。

    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我们镇成了声名远扬的物资商贸集散地,逢五、逢十集市,上市人数最多时候达四万多人,商贾云集,以至于郭家镇被那些来来往往的商人们称作北方的小上海。”郭海洋说到这里,语气中就带了些许自豪。

    “没想到你们郭家镇还有这样的历史,看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离不开科学技术做支撑的”高奇感叹道。

    “连长,你说的很对。”郭海洋说着拿起缸子碰了碰高奇的缸子,然后接着说道“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主持下,镇上原来的老企业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划归县集体所有,但此时我们镇也因为藏富于民而名声在外。”

    高奇点了点头,说道“合情合理,后来呢”

    “对我们镇来说,人多地少,不办企业老百姓就没有出路,所以我们镇便在干涸的沙河沟里又办起了小型化工厂,当年投资,当年盈利。”

    “原来如此”高奇心里着实有些佩服郭家镇领导的胆魄。

    “镇办和村办企业的快速发展,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交通、能源的支撑更是必不可少。而这些问题要想得到缓解,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运输问题。

    后来,我们郭家镇的有识之士们办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大家通过自我筹资购买地皮,在郾城县槐花乡建了一个郭家镇火车站,同时还在镇外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小火力发电厂,你过来看到的那个大烟囱就是发电厂的。”

    高奇是真正被震撼到了,他兴奋地看着郭海洋。

    郭海洋端起搪瓷缸说道“连长,别光听我说呀,喝,吃。”并用筷子点着放五香驴肉的盘子示意着高奇。

    “我一直吃着呢,你快继续讲”高奇喝了一口酒,夹了一筷子驴肉放到了嘴里。

    “如此到了前几年,我们郭家镇公社管辖的二十多个大队,社队企业已发展到了将近五六十个,全公社到处厂房林立,有些农户家里甚至买了拖拉机,浇地和耕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那时候,村村都在割尾巴,只有我们郭家镇依然悄悄地在搞工业生产。

    因为郭家镇的财政收入居全县之首,所以县里边的领导也给予了很多各方面的支持,呵呵”郭海洋说到得意处情不自禁地咧嘴笑了起来。

    “了不起呵呵”高奇也笑了。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