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第1/3页)  风云争雄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罗本四周环视,眼见附近并无旁人,当下道:"小弟心中倒有个计较。〃张士诚道:"兄弟说来听听,咱们一起斟酌。〃罗本压低声音道:"造反。〃这两个字虽然说得声音极低,但是元清平听来却如晴天霹雳,震聋发聩,惊心动魄。张士诚也吸了口凉气,呆了一会,道:"兄弟,你的这个念想未免太过惊世骇俗了。〃罗本道:"惊世之举骇俗之论,没有我不敢为的。大哥听说造反,心中害怕了?〃张士诚仰头一阵大笑,道:"兄弟太也小觑哥哥了,哥哥此前做得是提着脑袋玩命的买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哼…,贩卖私盐是死罪,造反也是死罪,横竖都难逃一死,若论造反,轰轰烈烈,说不定还能搏个青史留名。〃顿了一顿,又道:"兄弟一介书生,怎么会有这么大胆的念头?〃

    罗本道:"大哥觉得不可思议吗?其实我心中有这个念头,不是一天两天了。蒙古人窃据我大汉江山,倒行逆施,作威作福。我等千千万万的汉室子民身在倒悬处于冥暗,疾瘼不可谓不深。我辈当振臂而起,匡扶汉室,驱逐夷狄。〃元清平道:"罗兄此言,小弟不敢苟同。本朝虽然是蒙古人居九重秉国柄,但无为而治,万民归心,四还宴然,八荒绥靖,历朝历代少有可与媲美。罗本囿于汉夷之别,夸大其辞,太过危言耸听了。〃张士诚瞪了一眼,沉声道:"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向着蒙古人说话?〃罗本侧目而视,心中也是疑惑重重,道:"你我虽然情同手足、义若芝兰,可是一旦说起天下大势,怎么就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了?〃心中好生不解。

    元清平道:"目今天下混同,蒙汉不风彼此,罗兄谈论甚么驱逐夷狄 匡扶汉室,岂非不合时宜。〃罗本道:"此言差矣,蒙古人霸占了咱们中原大地,以为天经地义,乐而忘返,竟然望了漠北草草才是他们的故乡。他们欺压咱们汉人,肆意妄为,横行霸道。凡此种种,天怒人怨。当真是罄南山之竹难书其恶,决东海之波难涤其罪。我等汉室子民与蒙古元廷有不共戴天之仇,他们既久蓄窃据之心,不肯回去草原,咱们就只好将其驱逐回去了。〃越说越是意气风发,似乎驱逐夷狄,易如反掌,指日可待。

    元清平道:"罗兄言道蒙古人霸占了中原大地,其实不然。赵宋无道,与其说是亡于别人之手,不如说是自取灭亡。东汉末年,宦官横行。唐朝季世,藩镇割据。朝代陵替更迭,势所必然。本朝顺应天意人心,伺时而动,取代无道赵宋,既是天意亦是民心所向。〃罗本闻得此言,神色大变,振臂道:"荒谬绝伦,荒谬绝伦。〃双目逼视,面孔峻肃,问道:"为何每次纵论天下大势,你都帮着蒙古元廷说话?〃舒琴欲要反唇相讥,却被兄长拦下,于是气咻咻的瞪了罗本一眼。元清平心平气和道:"罗兄息怒,小弟只不过就事论事,谁也不帮。〃

    张士诚只决元清平格格不入,颇是看不顺眼,不愿与之交谈,道:"罗兄弟,咱们旁边去说话。〃罗本见他连使眼色,已明其意,微微一笑,道:"元兄弟自幼饱读圣贤书,是位谦谦君子。我和他与我和大哥一样,都是一见如故的好朋友好兄,虽然彼此所见偶有不合,但仍是情同手足义若芝兰。咱们畅所欲言,心中光风霁月,岂不痛快淋漓?〃张士诚见他这般说法,只得作罢。元清平自己就是罗本口里的'夷狄`,不知该如何规劝,心中苦脑不已。三人各怀心事,一时无语。

    舒琴道:"喂,姓罗的,你坐而论道,大谈甚么'驱逐夷狄,匡扶汉室`,看来是有'庄王问鼎`之意了?〃张士诚问道:"甚么'庄王问鼎`?〃他胸中墨水有限,不知道'庄王问鼎`的典故。罗本却是经史子集,无书不读,知之甚稔。《左传》载: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斩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