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五章(第1/3页)  风云争雄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元清平回到秦王府,刘、李二人迫不及待的询问结果。元清平仔细说了一遍,刘、李二人却仍觉不够详细,不断询问,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不放过。当听到温都不要赏赐,拂然而去的时候,两个都喜上眉梢,看样子比捡到宝贝还要喜出望外。刘基道:"二皇子不要皇上的赏赐,大犯龙颜,这下可犯了大忌了。〃

    元清平却神色担忧,道:〃二弟不要父皇的赏赐,虽然父皇口里不说,但是心中一定不快,我要劝说二弟,向父皇谢罪。〃李善长摇头道:"万万不可。〃元清平大惑不解,问道:"为何不可?〃李善长道:"群臣要立嫡立长,十有拥立你当太子。可是皇上却青睐二皇子,想方设法的扶持他。倘若此次狩猎皇上传召群臣随行侍驾,你弓马不及二皇子,打得猎物没有他的多,皇上一定会当着群臣的面下诏册封二皇子为太子。可是此行皇上并没有传召群臣侍驾,一定大有深意。〃元清平道:"不过一次寻常的狩猎,君臣父子同乐而已,先生多虑了。〃

    刘基微微一笑,道:"你虽然生在帝王家,可是却不懂帝王之术。〃元清平心中好奇,问道:"请教先生,何为帝王之术?〃刘基笑道:"我只是一介平头百姓,自也不懂帝王之术,不过人情世故却是略懂一些。〃顿了一顿,又道:"倘若皇上要在此次狩猎之时册封太子,一定会传诏群臣侍驾。要知道册封太子既是家事,更是国事,倘若群臣反对,就算皇上一意孤行却也不成。此番狩猎,只有你们父子三人,一定是皇上在暗中查探你们。你们谁做得好,谁才深得圣心,皇上才会放心传位于谁。二皇子年轻气盛,不谙人情世故,不要皇上的赏赐,已然错了。你千万不能帮他矫枉过正,让他越陷越深,你才能安安稳稳坐上太子之位的宝座。〃

    元清平道:"做不做太子,我原没放在心上。我和温都乃是骨肉手足,绝不能落井下石。〃李善长道:"自来争夺皇位都是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骨肉相残,血溅宫苑的事屡见不鲜。〃刘基颔首道:"玄武门之变,若非唐太宗手段强硬,何来贞观之治,何来大唐盛世?你终究心太软了,这般优柔寡断,如何能成大事?〃

    元清平和他们在华山上邂逅之时,但见他们风度翩翩、蕴藉儒雅,不禁大生好感,决意亲近。可是他们适才所言,虽非心狠手辣,但也显得冷酷无情。从前他们是洒脱自在、与世无争的隐士高人。可是现在摇身一变,竟然变成了工于心计、铁石心肠的谋士。元清平只觉他们变了,和从前简直判若两人,自己几乎都不认识了。

    刘基虽见元清平神情疑惑,但是没有留心,道:"眼下的局面似乎对你颇为有利,因此你要乘胜追击,最好每天都进宫向圣上请安问好,多说些贴心的话,好叫圣上觉得你是孝子。〃元清平道:"百善孝为先,向父皇尽孝,我这个儿臣自是义不容辞。可是为了奉承讨好父皇,而虚情假意、言不由衷,我做不出来。〃刘基道:"我非是要你虚情假意,只是你该多进宫走动走动。还有就是要和大臣们多走动走动,尤其是皇亲重臣。〃李善长道:"此乃人情世故,只有多和皇亲重臣们过往亲密,他们才会真心拥戴于你。〃

    元清平沉吟良久,方道:"我原没把太子之位放在心上,此乃我的肺腑之言。〃刘基和李善长对望一眼,都觉不可思议。李善长问道:"自来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了皇权帝位,争得头破血流。你生在帝王之家,得天独厚,只要稍微努力,皇位便唾手可得,却又为何这般无动于衷?〃元清平自嘲道:"想必是我非英雄豪杰的缘故。〃

    正说之间,书房外忽然响起一阵长笑。元清平听出是应天鹏的笑声,心中一惊,抢出书房,果然看见夜色之中应天鹏站在凉亭上,正自张嘴大笑。舒琴和田兴听得笑声,走了过来。元清平道:"应天鹏,果然是你。〃应天鹏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