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李善长道:"将军抄没几个富户的家产,他们的房契地契可在手里?〃朱元璋拿出一叠房契地契,道:"都在我的手里。〃李善长道:"这些现在田地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分给穷人们耕种,待到丰收,按照田地多少收取粮食,如此一来,将军和穷人们都有粮食,不知将军意下如何?〃朱元璋沉吟片刻,心想:"如此一来,我岂不也成了地主?〃当下道:"先生这法子很好,怎么我就没有想到?〃李善长微微一笑,道:"将军不辞辛劳,日理万机,难免有所遗漏。〃朱元璋道:"怎么把田地分给穷人耕种,还请先生指教。〃李善长道:"将军若是信得过我,此事便交于我来处置。〃朱元璋大喜,道:"我自信得过先生,如此有劳先生了。〃
此后朱元璋和李善长各有分工,李善长主持划租田地,朱元璋则亲自遴选兵勇。数日之后,朱元璋遴选了五六百名青壮男丁,编入军中,其中翘楚者有徐达、周德兴等人。李善长擅长谋划,主持划租田地,井井有条,过得数日,也圆满完成。他把契约名册交给朱元璋,朱元璋仔细查阅,当真一目了然,赞道:"先生主持此事,有条不紊,真是难得。〃李善长笑道:"将军过奖了。〃
朱元璋想起一件事,道:"我初来定远,想筹划钱粮,想招募兵勇,可是浑身是劲,却无处发力,一件事都没有办成。可是自从先生给我出谋划策,做甚么事都得心应手,似乎水到渠成,自然而然。请教先生,这里面有缘由?〃李善长微微一笑,道:"治理定远一县,往大了说,就好比是治理一个国家。将军是定远总兵,好比就是君王,下面就是三公九卿、文臣武将。汤和将军和常遇春将军乃是武将,可是却没有出谋划策的文臣,遇到一些难处,不免束手束脚。〃
朱元璋恍然大悟,双手一击,道:"是了,若说行军打仗,汤和和常遇春皆能独当一面。可是说到文书案牍,他们却都不会拿笔,先生接着往下说。〃李善长手里比划,口中说道:"这个国家有君王,有文臣武将,还有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缺一不可。若想这个国家蒸蒸日上,不但君王励精图治,知人善任,而且文臣武将皆要各展所长。军臣一体,齐心戮力,势必国运昌隆。放在这定远一县,也是如此。〃这些话由浅入深,意理窎远。朱元璋仔细琢磨,只觉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李善长见他若有所思,问道:"将军在想甚么?〃朱元璋道:"我只知道招募兵勇,却不知道文人也有极大的用处。〃李善长道:"不但大有用处,而且不可或缺。〃朱元璋连连点头,道:"先生至理名言,真如琼浆玉液,沁人心脾。〃李善长道:"将军若想把定远一县治理的蒸蒸日上,不但要招募兵勇,更要网罗文人。〃朱元璋忽然笑了起来,道:"先生文采斐然,我想请你做我的掌书记。〃李善长忙道:"我才疏学浅,难以胜任,请将军另外物色人选。〃朱元璋正色道:"先生不要推辞,就这么定下了。〃李善长见他执意挽留,也就不再推辞,从此做了他的幕僚。
朱元璋和夫人新婚燕尔,原本该当与夫人如胶似漆,可是他每天早出晚归,十分忙碌。朱夫人通情达理,并无一句怨言。
这日,滁州来了两名兵士,说道:"元帅有令,着总兵大人即刻启程,前往滁州。〃朱元璋问道:"元帅要我去滁州,不知有何要紧之事?〃一兵士道:"咱们不知道,不过元帅有令,请总兵大人不要耽搁,立即起程。〃朱元璋只道事情紧急,匆匆交代几句,随那两名兵士,快马前往滁州。
朱夫人左等右等,等了几天,朱元璋也没有回来,更无半点音讯。她放心不下,于是遣人前往滁州打听消息。那人带回来的消息却是,有人诬告朱元璋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给关进了大牢。朱夫人先是大惊失色,随即震定下来,心想既是受人诬告,那么便是假的,一定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