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赶至太安(第1/3页)  六国仙侠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崇阳国各大寺观内不时传出一道道撞钟之声,有一个消息引起轩然大波。

    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年仅二十余岁,名叫周巡。

    可这位新皇看似一步登天,实则步步如履薄冰。

    虽掌玉玺,可无兵权可动,唯有太安禁军总兵景成虎一人辅佐,有些不尽如意。

    而今日太安城城门前,日夜不停从苏州赶往太安的丁秋,姜怀,天真三人终于到来。

    丁秋二话没说,越过守城士兵直接走到了那间聚贤书院。

    不曾想到,这间因为上代院主不再教学而变得无人问津的书院,门前人头涌动,皆是手握锦盒,满脸谄媚。

    可未有一人能进,全部被一个白发老翁阻挡门外。

    丁秋拉着姜怀挤到门口,笑道:“老黄,你可赚大发了啊,姓孔的在不在啊。”

    老人本来很是烦躁,听闻此声之后,眼前一亮,沙哑道:“你子咋来了,进来再说吧。”

    丁秋撇了撇嘴,拉着少年和天真往前跨出一步,似有似无踏入一道光幕。

    三人进去之后,此地立马又嘈杂了起来。

    “黄前辈,为啥他能进啊,我们可都等一天一夜,您就让我们见一面,不然实在回去不好交差啊。”

    “就是,就是,为什么他能进啊。”

    老人摆了摆手,没好气说道:“不一样,不一样。”

    说完又继续闭眼调息,不观外物。

    孔新安已经恢复了白发佝偻的模样,在桌前正襟危坐,手中不停写着什么。

    突然有一道稚嫩嗓音传来。

    “先生!”

    孔新安抬头看去,顿时一脸笑意。

    少年迅速跑到了此人的面前,心怀激荡,拱手作揖道:“姜怀见过先生。”

    孔新安拍了拍少年的肩头,“近日可好啊。”

    丁秋随便找了张椅子坐下,讥笑道:“好的很,不看看跟谁混的。”

    少年拉着灰衣童笑道:“先生,他叫天真,在武平县认识的。”

    孔新安瞅了一眼,童有些害羞立马转过身去。

    老人笑道:“很好,很好。”

    背剑汉子满脸疲惫,揉了揉眉心,取出一坛酒仰头灌了一大口,“姓孔的,现在太安城什么形势啊,别打马虎眼,给我透个底。”

    窗外树面朝朝阳,生出一绿。

    孔新安轻轻皱眉,起手再次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语气很是温和,“姜怀,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丁秋猛然站起,“什么意思!”

    孔新安没有回答,带着少年走出门外,灰衣童立马屁颠屁颠跟在身后。

    老人彷佛踩踏春风里,衣衫飘飘,院门外自然而然让开一条宽敞大道。

    在众人目视中,三人慢慢走向前方。

    在不远处靠墙而立的景成虎,似乎等待多时,微微弯腰行了一礼,问了一句暗藏深意的话,“孔师,当真要那么做?”

    孔新安报以微笑,带着少年继续往前。

    景成虎点了点头,转身而去。

    不久后,太安城晦暗处亮起一道白光,一柄周身灵气荡漾的白色飞剑自朝阳下急速飞掠,剑指南方。

    做完此举的景成虎,仰头打了个哈欠,身形再次隐于暗处。

    那座同样有一位圣人坐镇的上德学宫院门,孔新安带着姜怀沿着一条路走到后院。

    这座正统的儒家学宫,满地书香,书声朗朗,更有几位教书先生正在教导那些如骄阳般的璞玉少年如何写符,如何运用浩然。

    书院一处雅亭,那位一枝独秀的天资少年顾百川微微抬眼,又闭上眼去,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喃喃细语道:“以后的日子不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