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规矩(第1/3页)  六国仙侠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际泛出鱼肚之色,朝阳下有两位少年急速奔走,速度之快可谓恍然不见也,其二人身旁更有缕缕白色雾气上下缠绕,天马行空,尽是迷离。

    二人于一座城头下止步,放缓了步伐。

    姜怀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青衣道服少年压住眼眸深处的一抹得意之色,摆手道:“道尔,道尔。”

    二人志同道合谋划出一顿丰富早饭之行,除了需各吃一馄饨之外,还要外加两个肉包。

    当然是那位名叫常自在的少年掏腰包,按他的话说便是“这点钱只是毛毛雨而已。”

    酒足饭饱,二人脸上各自洋溢出红润光彩,沿着城中一条笔直大道缓慢而行。

    常自在笑道:“关于四方城王家和俞家最后如何,你真不想知道?”

    姜怀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于某人目光交汇后,淡然道:“无非是报仇雪恨,以牙还牙,或者还有极可能出现开一面的反转场景,哪怕会有所变故,亦不会全变,何必再问。”

    依然喜欢倒退而行的青衣少年撇了撇嘴,不再多说,倒是双手拢袖,笑弯眼眉,打趣道:“姜怀,我不怎么读书,可也知道不能盲目从众,随波逐流的道理,就比如一个村庄内盛行常饮湖水的习俗,可偏偏只有一人不喜湖水,哪怕苦累凿井也要饮井水,可偏偏被邻舍视为神经,脑子有问题,百般排挤,处处压迫,最终只得屈服,认为喝湖水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你感觉有没有错?”

    姜怀不以为意,继续抬脚向前,作问道:“你是在说我没知晓结局,便贸然做出结论,有些太过于以一盖全?”

    常自在摇了摇头,“没有那个意思,你确实说对了,还真是那个报仇雪恨的通俗画面,只是我的疑问是由你们已经飞升的那个儒家师祖谱写的文学典籍,究竟有没有人能学的到,像什么《三字真言》《礼书》《蒙童始经》,虽便宜到几十文钱便能买到,可到底是不是通俗易懂的大道之理,如若是,为何参悟之人何其之少,如若不是,为何还要朝日苦学,甚至流传四海,何不像我般养气练气,争得于天地同寿,哪怕像那些苦练拳脚,身躯硬朗如山岳的神魔体修都要比你们活得快意风流。”

    “在我看来,于其说是大道理,不如说是条条框框的规矩,犹如一道牢笼把你们这些读书人当猪狗一样圈养起来,跨出牢笼就要挨打,日积月累,就如喝井水喝湖水一般,只得认为那些就是对的。”

    白衣少年神情严谨,很是认真的问道:“这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双手拢袖,只是为了寻求一乐便一脚踢走镜月山庄老供奉的青衣少年常自在,低下眼,微微一笑,烈日下,衣衫竟无风自动,莫名神采奕奕。

    他扭转身形由倒行转为正行,嬉笑道:”虽然我次次败于顾百川,也并未于那个剑宫少年一比,或者再包括你,可我仍坚信像你们这种活在规矩内的读书人,哪怕先手棋下得再好,日后依然要被我常自在踩在脚下,你要不信,就等着瞧。”

    白衣飘荡,一坛酿酒被少年拎起一口灌下,从方才话语中走出神来,泰然自若,“你之前所讲,我也曾问过我家先生,为何书上说的都必须是对的,为何人人都必须遵守其中的行为,为何舍己为人,助人为乐便是好人,又或者高风亮节,两袖清风,便是好官。”

    常自在不以为意,静等下文。

    姜怀笑道:“先生告诉我只需独善其身便可,好人又或者坏人不是一个人可以定义的,是千千万万乃至几百年或者几千年磨出来的道理,我也不想知道你站在规矩方圆外看到的是何物,反正跟现在哪怕露宿荒野,清晨依然能安稳吃碗馄饨有些差距,而且很大。”

    常自在皱了皱眉,双手抱头长叹道:“姜怀,我现在真期待百年之后,等你我都真正站在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