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风云变幻(第1/2页)  暗箭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传魏文帝曹丕嫉妒同胞兄弟曹植的才华,逼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了这首诗。曹丕听后,勾起手足之情,深感羞愧,最终没有加害曹植。煮豆燃萁,是兄弟相残的写照,然而曹植无疑是幸运的,他用一首七步诗救了自己。当年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渊不久后被迫退位。

    皇权富贵险中求,无情最是帝王家。这日,晋王赵光义一如往常奉召入宫,与皇兄赵匡胤品茗、博弈,禁军指挥使萧天济一路引晋王入殿,随后率领禁军守在殿门外,只见他身边紧随一名内侍,手中捧着一个托盘,盘上用布遮着的不知是何物。期间有内侍不时送来茶点,都被萧天济一一拦下。

    大殿里只有宋王赵匡胤与晋王赵光义,以往两人博弈多为平局或是晋王败,今日双方棋逢对手,胜负焦灼。

    “想不到近来你的棋艺竟大有精进!”

    这一局宋王再次败下阵来,他笑着看向晋王,对他今日的棋艺有些刮目相看。赵光义神情凝重,镇定自若,一字一顿的应答。

    “皇兄不是臣弟棋艺精进,只是没有故意输罢了。”

    “哦!这么说,你一直都是故意要让着朕的?”

    “臣若胜便是大不敬!你我虽是兄弟更是君臣,臣弟怎敢冒犯天威!”

    “那今日你又为何敢胜?”

    “今日我只当你是兄长兄弟之间胜负又有何妨?”

    “朕看你像是有心事,咱们今日只论兄弟,不论君臣,贤弟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赵匡胤只是觉得晋王心情欠佳,或是遇到了什么为难之事,却不想他是因嫉妒而生怨恨,因怨恨而起杀机,欲弑兄篡位取而代之。

    “臣弟追随皇兄征战沙场算来也有三十年了,多少明枪暗箭,几度死里逃生,回首往昔不免感慨,不知臣弟在皇兄心中是何等人?”

    “贤弟文韬武略,智勇双全,是朕可以倚仗的左膀右臂,我大宋能有今日的局面,贤弟自然是功不可没!”

    赵光义听到如此赞誉,也终于面露喜色,想到这大宋的天下本就不该是他赵匡胤一人的。

    “听皇兄这样说,当真是死而无憾了!臣弟近来偶得一件宝物,想要献给皇兄。”

    赵光义随即唤进殿外那名内侍,托盘中放着一个木盒,内侍将木盒呈到宋王面前,只见一支短箭突然从盒中飞出,刺穿了宋王的胸膛。一代君主、开国皇帝赵匡胤被自己的同胞兄弟谋杀于皇宫大殿,掌管禁军兵权的萧天济随即封锁了皇城,王公大臣们一一被急召入宫参拜新君,众人无不大惊失色。

    皇宫内外守卫森严,正殿之上赵光义一身素服,稳坐在龙椅上,他示意传旨官宣读遗诏,一众文武百官战战兢兢,神色慌张。

    “传先帝遗诏,尊杜太后临终遗命,为保大宋江山千秋永固,后世子孙须仿效周世宗不传位幼子,以免主少国疑,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太后已将遗命写为盟书,藏于金匮之中。”

    一名内侍手捧金匮站在殿前,传旨官接着宣读新皇的诏书。

    “奉天承运,新皇诏曰,先帝崩逝,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依祖制葬于永昌陵。即日起改年号为太平兴国,尚书令曹成、开封尹薛居正、中书令沈伦、永州节度使卢逊,益州节度使王奇恒,辅佐先皇有功,各自官升一级,新皇登基泽被万民,即日起大赦天下”

    赵光义手托圣旨,故作伤感,含泪哭诉。

    “皇兄啊!皇兄!你是一代英主,岂不知天下初定,人心未稳,怎忍心弃社稷大业万民疾苦于不顾,怎忍心置手足兄弟至亲骨肉于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