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九章 刘奇教子(第1/3页)  吴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几日前,江东建业。

    “父……父王,汝看这是何物?”刘奇长子刘斌,年有三岁,他穿着袄衣奔走在干燥的院子里,从侍女手中接过一枝折下的腊梅,欢笑着奔到刘奇怀里。

    “此物唤作寒客、又名寒梅,父王自山间引来此物栽种,在这院子里倒也不多,在方山书院周边此物可有三百株呢。”

    “三百株?”刘斌扳着手指头,不多时,眼前露出几分狡黠的喜色,他伸手拉着刘奇的手臂,“父王,摆驾去方山书院罢。”

    “为何要去方山书院?三位山长平日里对汝甚是严苛,汝不是不喜去书院之地么?”

    刘斌举着手中微黄的花瓣,“可母妃喜欢此物,就连大娘也喜欢此物。”

    大娘,指的是蔡琰。

    “汝今日怎未曾去寻薰儿?”

    “薰儿病了,大娘院子里的侍女唯恐将病症传染给儿臣,是故不让儿臣进大娘小院。”

    “倒是父王忙于政务,险些忘了此事,那父王带汝去探望薰儿可好?”

    “好是好,可薰儿不能外出,儿臣想去方山书院摘些腊梅带去。这院子里的腊梅只有几株,父王平日里喜好在庭院中处理政务,儿臣断不能于此处将其采了取,以免打搅父王兴致。”

    “那汝就不怕方山书院的那些孝廉们提前将此物采摘完了。”

    刘斌靠在刘奇怀中,看着院内的青石路,“书院规矩严苛,有三位山长在,他们断然不敢如此,不过儿臣听闻那些孝廉们时常在山中庭院相聚,以诗为友,煮酒议事,倒也有几分吴中士子的风范。”

    刘奇伸出一根手指点了一下他的额头,“如今这方山书院之内可不止吴中士子。”

    “儿臣知晓,前些日儿臣府中一名侍女就曾收到她兄长的传讯呢,她兄长可是东莱郡的士子,曾拜在郑康成公一脉门下,如今却虽吾军伤卒回返建业,于吾建业城中数月之内连过县试、郡试,被黄山长看重,特地提拔入了方山书院。”

    “哦?此人唤作何名?”

    “儿臣倒是记不清矣,不过说来奇怪,早年北地战乱,渡江南下躲避战祸之家比比皆是,可父王,为何儿臣府中那位侍女为何就必须得和亲人分别呢。”

    坐上马车,刘奇放下车窗的帘子,马车前挂着吴王府的灯笼,虽然没有摆出明日里正式外访的规格,但前后亦有上百名吴卫紧随。

    “为父曾告诫过汝,汝乃吾汉室之后,生来便与众不同,孤大汉有贫贱之民,有豪富之家,亦有士人、商贾,而汝便是最上层,可以掌管他们生死的皇室贵胄。”

    “可儿臣听闻,坊间那些三四岁的孩童都可随意在长街上玩闹,可儿臣每岁也就只有跟随父王、母妃出府,一岁两三次,平日里还得拜读四书五经,哪里有甚闲暇。甚至还不如坊间那些贫贱之家的同龄孩童。”

    刘奇双眼一眯,守在马车边上的两名家臣心中一突,后背冷汗直冒。

    “也不知道是哪些不懂事的下人将坊间之事告知世子,如今王上动怒,怕是府中又要人头落地矣。”

    也就在这些家伙忐忑之际,刘奇突然咧嘴一笑,“那吾儿以为如何?想讨要几日外出闲逛的休穆日乎?”

    刘斌嘟起小嘴,“可母妃告诉孩儿,需得如三叔、四叔一般,外出求学之龄方可在街道坊市之间游玩儿,如今还不到年纪。”

    “斌儿晓事,父王心中甚慰,父王日后答应汝,但凡有闲暇之日,必多带汝外出游玩如何?”

    “自然是甚好,不过父王可否带上薰儿、玥儿一并。”

    “汝这般关心汝那两个阿妹,汝何不带上平儿一并?”

    “阿弟年幼,平日里二娘亦时常让吾前去探望,可他还未学会走路,吾带上他,莫不是束手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