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求学之议(第2/2页)  资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说道“三郎去倒是正合适,我看你几个儿子里,也只有他才像个读书人…”

    当沈敏听到父亲要求他向洪官人拜师,然后去走科举之路时,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他顿时就怒了,“爹爹你是不是喝酒喝糊涂了?我都19岁了,现在再去重头学习什么经义,这不是吃饱了撑着么?

    那些士人子弟从小接受正儿八经的儒学教育,都常常有三、四十岁不能中进士的,何况是我这个半路出家的。

    更何况埋头于故纸堆里,也不是我的志向。在海外经营保安军之基业,驾船往来东西各国之贸易,控扼海上交通之秩序,探访海外各地之奇景,不比跑去临安当个米虫强吗?”

    母亲李氏最是疼爱这个聪慧的小儿子,听到沈敏的抱怨,也不由心软的向丈夫劝说道“三郎说的也不错,现在我们既然已经同朝廷讲和了,今后也就不用再出去和官军拼命去了。大家都聚在一起努力开垦荒地,建设田宅,然后做一做贸易补贴用度,这日子比陆上强多了,何必让三郎去临安受气。”

    沈大将在家中也就对大儿子沈度、三儿子沈敏客气一些,对于二儿子沈师和妻子李氏向来是说一不二的。

    听到妻子的劝说,他不仅没有让步,反而更是生气的喝道“你懂个屁,我们虽然被朝廷招安了,可不等于朝廷就不惦记我们了。

    若是我们不向朝廷表现归顺的诚心,待到朝廷缓过了这一阵,未必不会对我们有所防范。岳爷爷立了好大的功,朝廷不也是说抓就抓,说杀就杀。

    可见,这武官终究是不大牢靠的。我们家终究还得培养出几个读书人,才能安稳的上岸过日子。哪怕三哥他考不中进士,起码在临安城里混上一段时间,也能认得几个文官,不至于一旦有事,朝中无人为我等说话吧…”

    听到和家族的安危有关,李氏倒是沉默了下去。倒是站在一边的沈师,听说能去临安耍,眼睛就不由亮了起来,他期期艾艾的说道“三哥儿要是真不愿意去,我倒是很愿意去试一试…”

    沈大将撇了一眼二儿子,无情的打击道“洪官人都未必会收三哥当弟子,你连自己的名字都认不全,人家收你做什么?收你去当家丁吗?”

    碰了一鼻子灰的沈师只能退到了母亲身后,口中喃喃抱怨道“什么认不全,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我现在都会写自己的名字和计算船上的食物、食水分配了…”

    沈敏对于拿出父亲名义压迫自己的沈大将,也是无言以对。他毕竟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人,穿越过来的这五年里,为了打开保安社的局面,澎湖二百户出身的男女哪个没有付出鲜血?

    就算是沈敏自己,也重创过一次,轻伤十余次,若非亲人和这些乡人施救,他恐怕也活不到今天。正是在这种同甘共苦的奋斗过程中,以澎湖二百户为核心的保安社,才能保持如此的团结。

    而沈敏对于这个时空的父母兄弟及乡里,才不仅仅只有一个名分上的归属,同样也是融入了相当重的感情的。

    面对沈大将这等坚决的态度,在不能掀桌子翻脸的状况下,他也只能丢下了一句誓死不从的话语,然后落荒而逃了。和缺乏安全感的沈敏一定要住在堡垒里不同,沈大将和妻子却是死活都要住在生活方便且视野开阔的村子里。

    按照母亲李氏的说法,城堡里太过压抑,且不能种菜养鸡、鸭,简直就是个关罪犯的班房,她是死活也不去住的。而且只要有敌人靠近北港,她再进入城堡也来得及。沈大将也就顺从了妻子的意愿,在村子中间盖了一座大宅居住。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