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史衙内(第1/3页)  资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望京门乃是明州外城的西门,在望京门的北面便是一道水关,水关内是一个人工开凿起来的大湖泊,这个湖泊不仅同城内外的运河相连,同时也是浙东运河最东面的。

    海外宝货及台州、温州、福建、广南的纲货,都是通过这里前往临安城的。虽然这条运河极大的节省了,从明州到临安的运输损耗,但是因为这一路上的河流都是南北流向,因此运河的部分地段只能通行载重200石的船只,比起京杭大运河的运输能力要差了不少。

    明州知州给洪遵安排的就是一艘宽4米多,长20余米,分上下两层的平底官船。这船中间有帆,两侧各有两只大橹,用船工16人,还可载客50人。

    这船原本是送官员提举洞霄宫史才的亲眷去临安的,其实是史才的长子史浚夫妇探亲之后返回临安的座船。只是听说有一位洪官人想要赶回临安覆命,对方才让出了空着的船舱,给他们搭个便船。

    结果在码头的一番攀谈之后,这位史衙内才发现所谓的洪官人居然是鄱阳洪氏,这不仅让他大吃一惊,甚至连态度都客气了不少,还将上层的船舱让出了一间给他们。

    对于这位史衙内的热情,其实洪遵是有些抗拒的,只是一旁伺立的沈敏一口一个的应承了下来,倒是让他不好再做推辞。沈敏无视了洪遵给他使的眼色,很快就同这位史衙内攀谈了起来,坐惯了空间较大的海船,他对于这种江船的狭小空间还是极为抗拒的,因此他自然是不肯委屈自己的。

    而且沈敏已经数过了这位衙内携带的家人和下人,满打满算也就二十余人,船上还不是那么拥挤的,因此这顶层的船舱自然是不要白不要。更何况这位史衙内说话和气,一副书呆子的模样,他觉得还是可以结交一番的。

    不过就在沈敏、洪遵、史衙内和送行的官员站在码头上交谈时,距离他们不远处却掀起了一阵喧闹声。沈敏示意胡明泉、毛宗达两人过去看看,却不料洪遵突然向他说道“三郎,你去看看他们闹腾什么,本地州县官都在这里,可别让他们闹出什么笑话来。”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洪遵要自己去处理这样的小事,不过沈敏还是答应了一声,转身向着发出争吵声的人群走去了。

    “都让让,挤在这里凑什么热闹呢?赶紧干你们的活去,耽误了开船的时间,看我扣不扣你们的工钱。”毛宗大一边推开挡在面前的人员,一边驱赶着这些停下来看热闹的挑脚夫子。

    当面前的人群被驱赶开后,被他们围起来的场景才暴露在了沈敏面前。齐彦河正抓着一名公人的手腕迫使他跪在地上,地上还躺着一位公人,另外还有一位公人带着三、四名帮闲站在另一边同他对峙着。虽然这些公人和帮闲畏惧于齐彦河的武力不敢上前,口中却又是叫嚷又是谩骂的威胁着他,表示一定会把他抓进州府囚牢中去,让他知道什么是王法。

    站在沈敏边上的胡明泉显然很熟悉如何处理这种场面,他快步上前对着这些公人混混喝道“哪来的泼才,连我家的人都敢恐吓勒索,都给我报上名来。”

    在胡明泉平日里似乎在城中颇有名声,在他出声喝骂之后,对面顿时有混混认出了他,对着那名未被制服的公人耳语了几句。这名公人听后虽然变了脸色,却也不肯就这么灰头土脸的离去,他向着胡明泉插手行礼后告诉道“回胡小官人的话,我等是州院狱押牢,只因为赵节级走失了一名家人,故出来帮忙寻找。有路人指正,那位赵家的家人被这位汉子带上了车,我等才前来索要的。”

    胡明泉看了看围观的人群,又看了看躺在地上和被齐彦河抓着跪在那里的两名公人,他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误会,却也知道这么公然羞辱公人的行径是不大妥当的。因此便对着齐彦河说道“二郎,你先把人放了吧。有我们在此,谅这些泼才也诬陷不了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