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清河张氏四(第1/2页)  资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沈敏微笑着说道“一两碗建茶,敏倒也是喝的起的。不过想要喝这样的好茶,必然要配好茶具,好水,好环境,还需要一双妙手。这么一算下来,想要喝上这样一碗茶,岂不要花费百千万钱?

    更何况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保安军居于海外荒岛,为大宋护卫海疆,又怎么敢放下武备,开始追求这样奢侈的享受呢。”

    张保瞄了一眼沈敏脸上的神情,语气轻松的问道“我大宋除了北面的金人之外,海上除了些许毛贼,还会有什么样的强敌?且,我国同北面签订了和议之后,两国之间罢兵已有十余年的光景了。

    三郎来临安城也有十余天了吧,难道就没有看到城中之繁华景象,百姓之生活安宁,如此升平之世,保安军却还要整军备武,这是在提防谁啊?”

    沈敏沉吟了片刻,方才看着张保询问道“敏出生之时,靖康之变尚未发生。敏倒是曾经听说过,昔日天下最繁华之所在,就在于汴梁城。敏倒是想要向张太尉请教,这昔日的汴梁城可有今日临安之繁华否?”

    张保脸上的笑容终于完全敛去了,哪怕现在的他再怎么锦衣玉食,位高而权重,他终究还是把自己视为一名宋人的。不是今日这个偏安江南的大宋之人,而是昔日那个把自己视为天地四方中央的大宋之民。

    靖康之变对于他那个时代的宋人来说,无疑是真正的天地倾覆。虽然在这场时代的巨变中,张家从一个地方大户一跃而成为了今日大宋的武臣之首。但是在张保心目中,他这个太尉同靖康之变前的大宋太尉,始终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自小所受到的教育和他成长中形成的观念,他都不认为现在的大宋有哪一点及得上靖康之变前的大宋的。

    他不是那些粉饰太平的文人,哪怕张家在绍兴和议之后就彻底成为了官家和秦太师的守户之犬。但是在这之前,张家能够从一介乡间大户爬到一方之军阀,也是族内子弟用自己的性命拼杀出来的功绩。

    和过去那个对于燕云十六州念念不忘的大宋相比,现在这个快要趴在地上叫金国爸爸的临安朝廷,不过是一群得过且过的亡国之人给自己编织的美梦罢了。

    被沈敏的话语勾起记忆中那个栩栩如生的东京城,张保差点连谈话的兴趣都失去了,他原本以为自己早就该忘记了这些画面才对。

    心中长叹了一口气后,张保的脸色有些阴郁的说道“临安终究只是行在,如何能同东京相比。你们这些小儿辈不会明白,东京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恐怕今后也明白不了。没有亲自到过东京城,就不会相信世上居然会有那样的城市。这样的城市,恐怕今后再也看不到了。”

    换做外间的张宗亮、胡明泉等人,也许是无法理解张保的心情的。不过沈敏却是一个例外,他当然知道被强行剥离自己熟悉的生活,究竟能让人多么记忆深刻。哪怕那个时候张家不过是乡间大户,和今日富贵之极的清河张家难以比拟,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依旧是过去那个辉煌的大宋,更让他们生活的舒坦。

    不过沈敏今日并不是来给张保做心理疏导的,无意间的一个问题引起了张保的心情波动,对他来说显然是一个意外。于是他赶紧转回正题道。

    “张太尉说的是。可昔日如此繁华鼎盛的东京城,被一群北方野人轻易毁去,难道不正是大宋不修武备的缘故吗?

    也许在张太尉看来,今日的大宋乃是升平之世,临安城中繁华依旧,大家依旧可以泛舟于西湖,做着太平盛世的迷梦。

    只是在敏看来,闭上自己的眼睛,盖住自己的耳朵,并不代表这个世界就是安详和平的。大宋不过是在黑暗丛林中开辟了一小片田地出来,周边森林里不知潜藏了多少野兽。我们如果想要保卫自己的家园,享受自己建设的成果,首先就应该时刻清理周边丛林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