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安排二(第1/2页)  资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抱着这样的想法,沈敏不由开口向孙长安安抚道:“我知道,这大宋的乡下是乏味了些,让你在这里久待,的确是有些为难你了。不过我希望你先坚持几年,等到这里的事情理顺了,我会考虑再把你调回来的…”

    孙长安迟疑了一下,看着沈敏的眼睛说道:“三郎,我可不是因为这里太过乏味,才不愿意在这里久待的。如果是为了保安社的将来,这点乏味我还是能够忍受的。

    我之所以不愿意留下,一是觉得这些事情招揽几个牙人也能干的好,只要我们掌握了海外商路和资金,这些牙人也不至于翻了天,再说不是还有洪家可以帮忙镇着么。

    二便是这破地方实在是让人憋气,只要是个官就能对着百姓呼来喝去的,而百姓就只能忍气吞声的活着,连个告状的地方都没有。这些官员欺压起良民来如狼似虎,但是面对那些山贼水匪却又像是老鼠见了猫似的,只要这些山贼水匪不去攻打县城,不去拦截官府征收两税的车队,他们就能当做这些山贼水匪不存在。

    可是这些山贼土匪过去不都是他们治下的良民吗?遵从于国家法度的良民要被官吏欺凌,拿起武器来反抗的山贼水匪,倒是享受起自由来了,这样的国家难道也能被称之为天下最文明的所在?而这里,还是号称大宋最富饶的州县。

    三郎,我为人愚笨,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是我记得你当初教过我,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一家一户之私产也。在我看来,如今这大宋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国家,不过是赵官家和那帮官员用于盘剥百姓的大山寨而已,我宁可回台湾钓鱼,也不愿在这里整日看这些肮脏之事。要不然,我觉得自己搞不好就会成为下一个山贼水匪…”

    看着一向沉默寡言的孙长安对自己说出了这么一番话语来,沈敏觉得自己应该收回对孙长安为人沉稳的评价,这位只是不爱说话,而不是真正的老实人。

    不过也正因为孙长安有这样的认识,沈敏倒是越发觉得自己这个留下主持的人选并没有挑错了。他于是轻轻拍手说道:“说的好,想不到长安你居然有这样的见识,倒是我对你关注不够了。不过你心中对大宋是这样看法的话,那么我认为你就更应该留下来了。”

    孙长安顿时有些诧异的望着沈敏道:“三郎这是说的什么意思?”

    沈敏道:“你有没有见过邻里失火,却站在自家门口观望火势的人。你觉得这样的人是愚蠢还是聪明?”

    孙长安想都不想的回道:“自然是愚蠢的,哪怕这一次火势没有蔓延到自家,也是恶了邻居,下次他家要是受到什么损害,谁还会援手于他。要是火势蔓延过来,他一个人又如何保得住自家房子?”

    沈敏马上接道:“是啊,我也赞成你的判断。看到邻居家着火而不去帮忙灭火的,其实是极为愚蠢的做法。就像现在的大宋和我们保安社的关系一样。从明州上岸,到临安转长江来鄱阳湖,我想你也看得很清楚了,这大宋就像是一座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

    虽然外表看起来还是光鲜亮丽的,可是房子里存在的诸多毛病都没有解决。之所以现在这幢房子还能竖立在地基上,乃是拜整个南方农业上的技术革新,稻麦、麦豆等轮作技术的扩散,加上南方有利的水热资源,使得大宋南方的农业比过去增产了50%以上。

    这种农业技术上的革新所带来的粮食增产,刚好抵消了大宋朝廷对于农村百姓所增加的苛捐杂税,这才能够让大宋这座老房子看起来焕发了生机。但是这种农业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粮食增产总是会走到尽头的,而官家和官员们的野心却是没有尽头的。

    一旦农业技术革新带来的红利散尽,而官员却依旧毫无节制的提高征税额度,那么就是大宋这所老房子彻底被摧毁的时候了。这还没有考虑到北面对我们虎视眈眈的异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