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 自辩(第1/2页)  资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沈敏还真没想到,济民社居然会有人参与了这档烂事,不过他想到平准务这个官办机构试图垄断农村商业活动的行为,倒是明白济民社的人为何要参与了。就算在后世,供销社的成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强力的政权在给供销社保驾护航呢。

    不过看着柳直等几人不善的目光和对面老者露出的疑惑神情,沈敏自然是不愿前功尽弃的,他不由一脸坦然的说道“在下刚刚从江西回来,在前往临安的路上路过兰溪停下来休息一晚,对于济民社有人参与向朝廷诬告太守的事,还真是一无所知。而来此地游玩也是一时兴起,并不知太守暂时居住于此。

    当然,我向诸君解释这些,只是想要告诉诸君,我来此地并没有什么预谋。至于济民社有人参与诬告太守一事,老实说,即便是我事前知晓,也是不会阻止的。因为这件事对于商人来说,确实是无法忍受之事。朝廷在商人身上征收高额税款也就罢了,可是你们总不能连市场都给垄断了吧,那岂不是连母鸡都要杀了吃肉吗?”

    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的柳直,觉得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这让他不由怒火中烧,对着沈敏冷笑了一声道“真是胡吹大气,这济民社不仅在婺州,就是在整个两浙路都是极有财力的商号联合。我看你不过就是刚加冠不久的童子,有什么能力去阻止济民社行事。

    我师设立这平准务,本就是为了对付你们这些和地方大户勾结的奸商,给小民争取一些利益。这等为民谋利之举,何以在你眼里,倒成了那些奸商的眼中钉了?你们心中可还有天良?”

    沈敏双眼注视着依旧保持沉默的李椿年道“太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你想要给小民以好处,就得先保证平准务能够活下来。

    而要让平准务这样的机构活下来,就得让某些利益阶层先受益。否则的话,事情就会变成今日这样,人卫走而茶已凉。敢问太守,当朝廷废除了平准务之后,那些唯一从平准务这个机构中得到好处的小民可起来支持你了吗?

    想要把平准务推广到整个天下,让天下百姓受益,太守你需要的是能够抗衡那些反对者的力量支持,而不是只考虑如何去保卫小民的利益,那就是在海滩上修建房子,只要一波潮水冲上海滩,你所修建的房子就垮掉了。”

    沈敏此时的气势倒是压住了柳直等人,让他们一时无法再质问下去,只有李椿年面色不改的注视着沈敏,忽然牛头不对马嘴的问道“看小友在几何之学上的造诣,理应是某位名师的高足了,不知可否让老夫听听贵老师的大名呢?”

    沈敏虽然并不乐意借用老师的名头,不过对着看不出深浅的李椿年,他也只好老实的回答道“家师出自鄱阳洪氏,乃是洪公光弼之二子,讳遵。在下乃保安军沈敏是也。”

    李椿年的脸上终于浮出了一个笑容,他摸着下巴的胡须颇有趣味的看着沈敏说道“老夫乃饶州浮梁县丰田都人,和光弼兄乃是乡党。闻听光弼兄于年前不幸病殇于道左,真是不胜惋惜。你这是赶往鄱阳呢?还是刚刚从鄱阳返回呢?”

    沈敏虽然不喜欢过于繁琐的礼仪,不过从台湾前往临安的路上,倒也同老师学习了一些必要的礼节。听到李椿年的话语,他立刻明白了过来,起身以后辈之礼重新拜见了对方,方才认真的回道“晚辈从鄱阳刚刚返回,不知前辈乃是师公之友人,刚刚倒是晚辈唐突了。”

    “坐下说话吧,老夫同光弼兄也是好久未见面了,连为他送行都没赶上,真是…”李椿年不紧不慢的说起了自己同洪皓的几次见面,顺便追思了下故人。

    对于这样的场面,倒是沈敏始料危及的,他只能在旁唯唯诺诺的听着,不敢出声打断对方的回忆。李椿年说了大半天,把沈敏刚刚的显露出的气势都给磨散了之后,方才话锋一转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