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 召见二(第2/3页)  资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一声,目送沈敏和张世庸离开之后,他才回头向格斗台上望去,发觉齐彦河又已经击败了一个对手,正向着台下的同伴邀战。望着台下不断爆发出来的叫好声,他也不由摇了摇头。这临安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小了些,连个骑马射猎的地方都找不到,也难怪这些同伴看起来有些精力过剩了。

    虽然临安城内还有许多让人发**力的玩意儿,可惜那些都是被三郎限制的东西。在三郎身边待了这么久,即便最爱闯祸的齐家二郎,也不敢真正去惹恼三郎,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和三郎的武力相比,大家更畏惧这位层出不穷的花样惩罚方式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三郎要求他们做到的,自己会首先做到,这才是让他们感到敬畏的缘由。

    在客厅内喝了一杯茶水,看到换了一身便服出来的沈敏,张世庸才觉得之前的不适感差不多都散去了。他不由对着沈敏大声称赞道:“对么,三郎穿上这身便服,看起来就有风度多了。刚刚穿着短衣和下人们拳来脚往的,实在是太不成体统了。

    三郎,不是做兄长的说你,你既然要待在临安,就得先学会这士大夫们的规则举止才对。虽说我朝南渡以来,士人颇有习武之风,一些江湖拳师也能成为官宦之家的座上客了。不过这上下尊卑还是不能混淆的,士人学些骑马射箭的本事不是坏事,但要是把自己也当成武人,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虽然沈敏有些听不入耳,但他心里倒也明白,张世庸对他说这些确实没有什么恶意,反而应该算是关心之举。不过他心里虽然知道,可也不会遵从于对方的劝说,先不说现在北面的金国尚且对大宋虎视眈眈,有吞灭南方统一中国的野心,再之后兴起的蒙古人更是一个以战争为日常生活的游牧民族。

    眼下的大宋看似和平宁静,但是沈敏知道这不过是乱世开启之前的假象而已,从现在到蒙古人建立元朝开始,就是一个漫长的用武之世,这不是某些人想要委曲求全,就能苟活求安的时代。

    沈敏在张世庸对面的位置坐下,保持着微笑的岔开了话题道:“兄长的好意,小弟会铭记于心的。不过小弟手下这些伴当都是海外野人出身,不懂得什么叫礼乐纲常和谦逊退让。

    小弟在家中建这样一个练武场,不过是磨一磨他们的性子,免得他们出去给我招灾惹祸。算了,咱们还是不谈这些琐事了。兄长这次过来,可是宫内有什么口谕要带给小弟吗?”

    见沈敏提到正事,张世庸顿时抛开了对于沈敏的劝说。他迅速推开椅子站了起来,转身走到厅内开阔之处面南而立,然后回头示意沈敏出来接受口谕。

    沈敏于是起身快步走到张世庸的南面,屈身叉手而立,听完了张世庸代表官家要求他明日午后前往宫内的命令。完成了这套程序之后,两人才重新回到桌边入座。

    沈敏这才向着张世庸问道:“敢问兄长,这明日入宫觐见官家,小弟可要做些什么准备不?到时该穿什么服饰入宫合适?”

    张世庸传达了官家的口谕之后,脸色很快就缓和了下来,听到沈敏这一问,他连连点头说道:“三郎这两个问题问得好,入宫觐见的准备肯定是要准备的,比如明日一早少饮少食,免得面圣时出现什么意外那就不好了…”

    一连说了七、八条注意事项之后,张世庸这才端起茶盏喝了几口茶水润了润嗓子,这才继续接着说道:“…皇城南面是丽正门、东便门;北面有和宁门;东北角有东华门。百官上朝时,就必须走南面的丽正门,在文德、垂拱等殿进行朝会。至于东便门后,则是太子东宫和太后居所进出之门。

    不过官家此次见你,既不是正式召见,也不是完全的私下会见,故你明日在东华门外等候就是了,我到时会让人在门外等候你,你照他的安排去做就是了。

    虽然你现在是武职,可官家一向不喜武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