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个化名。
看来,再强的文字雨也堵不住百姓的口舌啊!
试想一下在清初的“文字雨”高压之下,还敢在一本书上“伤时骂世”不是找死吗?
全书的最后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批语“本书至此告一段落,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余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听到这时,我想,这本书要是放在现在发表,能不能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什么时候能像他一样的水平?哪怕能赶上他的十分之一也行啊。
听我说完,老李却说“放到现在发表,也许就成不了经典了。因为它太片面了!他所向往的朱明王朝,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反倒是他厌恶的清王朝,却是没有一个昏君。
正是因为当时官府抵制这本书,才把这本书给炒起来的。物以稀为贵么!
最开始流传的时候,是在那些没有太多辨别能力的老百姓手里。等流传开来以后才被官府发现的。但那个时候已经无法遏制了。所以越是拼命的堵,反而是堵不住了。并且越传越变味,越传越对官府不利。这回好了,流传千古了!
老李说的很有道理,我不住的点头称是。
吃完了饭,我们向他们打听了一下道。
我问他们“前面有村庄么?”
一个青年说道“有的,沿着河,再往前走大约十八里地就有了,叫“文字村”。”
“文字村”,这个名字起的特别,跟蚊子谐音。
于是我就好奇的问“为什么叫文字村呢?”
青年人说道“前面有两条山脉,这两条山脉是交叉的。前面那个村子,就在这两条交叉着的山脉下面。
村子三面环山。前面有一条大河,河的南面又有一块大黑石台。
这块石台乌黑,当地人称乌台。乌台的形状就像一个被翻倒的书案一样。但也正是这块像书案的乌台把河岸边的一个大的缺口给堵住了。要是没有这个乌台拦着,就没有这条大河了。
从山的最高处俯瞰,就像是汉字的“文”字,因此而得名。”
“哦,三面环山,前面是水,这可是上好的风水啊!”
“谁说不是呢,按理说,这是块风水宝地。但这个村子却并不富裕,贫富差距也很大。只有少部分修桥的富了。
踏踏实实种地的却穷的要命。因为这个村子经常下雨。雨水常把山上的沙石带下来。所以种地也就非常不好种。而且,水还大,一种地还爱涝。”
“哦,为什么总下雨呢?”
“因为村子被山包围着,山里还有水,所以村里常年有冷空气。其实,这种气候也不全是坏事,夏天避暑非常的好。之前搞过一阵子旅游,只是规模不大,所以搞旅游也没发展起来。
其实也不完全是因为规模小,之所以没做起来,就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太心急了。最开始来的人不多,所以,来点客人就往死里宰。到后来即使降了价也没人来了。”
“既然旅游没搞起来,那就把水放了,好好发展一下农业被。”
“其实之前来了一个乡长叫徐骏,想要把乌台打掉,把水泄出去,也不用全都泄掉,还可以留一部分的。其他的水给引到下游去。
然后呢,在村里面种些中草药材,发展药材等相关产业其实也是非常好的想法。但是却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
“为什么?这么好的创意为什么没有人支持?”
“因为下游有古墓,要是往下游引,得先把这个古墓移开。除了移古墓以外,还得重新开凿河道。
河道通了以后,还要在山上开荒种地,等到收成的时候可能得十年以后。所以他得不到支持,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