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走向陆地(第1/2页)  巨龙史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惊蛰不满明湖的枯燥,将目光投向陆地。那郁郁葱葱的蕨类植物显示了陆地充足的资源。可是他到现在都还没见过任何陆生生物。

    难道还没有进化出来?或者是进化出来了但体型太小所以没有被我发现?惊蛰猜测到。

    他虽然长时间呆在浅水区,但离岸还有段距离,而且将脑袋露出水面看陆地的频率也不是很高,真有小型生物经过没有发现也不足为奇。

    惊蛰来到一个湖滩,因为前几天下了不少雨,湖水上涨导致湖滩还在水面以上的面积大大缩小。地上湿漉漉的,有些泥泞。

    他见到有大量古怪的虫子正往陆地走去。这是他从未见过的新品种生物。这是一种节肢动物,身上覆盖着甲壳,一般用六只足在湖底缓慢行走。在足后方,还有一对扁平如浆的腿,可以令它们在水中游动。

    惊蛰将自己鳍的长度定为一米,以此作为衡量长度的标准。并且将鳍所对应的基因序列标记下来,以后即便改变了形态,也不会忘记现在鳍的长度。

    这种古怪的节肢动物长度接近两米,在明湖浅水区体型已然算的上庞大。它们横展的三对足如同翅膀一般,从记忆中寻找出类似这种虫子的古生物,将其命名为羽翅鲎。

    他捕食了几只,躺在水底静静消化所得。从水中迈向陆地将会是一次巨大的改变,自身的变化恐怕不会比上回从软体动物进化成脊椎动物小。

    默默整理着自己现有的基因,将某些适合在陆地生活的性状挑选出来。

    从羽翅鲎新获得的“腿”,防止身体水分流失的“甲壳”,还有镰虾的“螯”……

    最关键的是呼吸方式,目前惊蛰的基因库中还没有一种完全适合在陆地生活的呼吸结构。就算是羽翅鲎的呼吸方式也不适合长时间在陆地生存,呆久了呼气器官会因为水分大量流失而衰竭。

    这对惊蛰来说并非大麻烦,他拥有极度的适应能力,只要在陆地多呆呆就行了。被动进化会令他的呼吸器官自主地发生改变。

    惊蛰长出了腿,长出了甲壳,他的体型大大缩水。一来进化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二来陆地上可能没有太多可以利用的食物,过大的体型是中负担,除非他改变饮食去吃草。

    他还保留着一对宽大的鳍,用以在水中行动。虽说在陆地这可能成为拖累,但这不是问题,据他观察,陆地上的生物应该还很少。就算行动慢点,也不会有危险。

    当惊蛰完成了初步进化,准备向陆地前进的时候,羽翅鲎们回来了。它们慢悠悠地回到水中,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只有几厘米长的小不点。

    什么鬼?它们上岸的时候惊蛰可没见过这么小的,怎么一回来连孩子都有了?这才过去多久?

    密密麻麻的羽翅鲎并未让惊蛰忌惮,就算他体型缩水了,也还有六米长。

    因为参考了太多羽翅鲎的基因,他现在的外形与其很接近,当然,在内在结构上完全不是同一种生物。

    看着这个庞然大物,羽翅鲎们很自觉地避开了他。

    惊蛰向陆地走去,在湖滩上留下一串深深的痕迹。

    走过湖滩,迈向丛林。

    到处都是绿色,高大的蕨类植物统治着陆地。还有一些矮小的植物占据着地面表层,通过从树叶间透过得少量阳光生存。

    走了半天,惊蛰已经感到有些饥饿。但他什么动物也没有看到,盯着身边的一株植物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动嘴了。

    味道意外的不错。

    他的消化结构对应着做出细微改变,变得更适合消化植物。

    惊蛰惊讶地发现,他居然解析了植物的基因!

    叶绿体是个好东西,晒晒太阳就能过活。惊蛰兴高采烈地将这组基因收录到基因库中,以后实在没吃的也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