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超算作用与物质起源!(第1/2页)  科技垄断巨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后将近两个月,武婉柔终于在各大高校招到了一批研究新材料的人员。

    这两百人中,有50多个资深教授、副教授、要么是各大研究院的专业人员,剩余的全是高校和国外归来的年轻人。

    而教授中,有一位真正的技术大牛。

    早在二十年前,就提出收集数据推演材料新出路,并成功把方案实行下去的杨安国。

    他主张不管材料实验结果是对是错,都要把这些数据收集齐全,并保存。

    之后,他的学生中,有好几位都是从错误里研究出了新的思路。

    这个方案间接影响了后来加入材料学的新一代人。

    因为材料学本身就不存在什么绝对错误方案,或许在某一天的实验里,两个错误方案忽然出现了互补,导致对新材料的研究猛然推进一个层次。

    这种事在历史中不是没有出现过。

    “杨教授,你觉得这家材料厂怎么样”

    钟子星带着几个头发很少,双目却明亮异常的中老年科研人员参观刚刚收购的材料厂,为首的科研人员正是杨安国。

    他看上去五十多岁,身材不高,大约一米七不到,有些文弱,身上科研气质很浓。

    “看上去挺干净”杨安国教授环视一圈,笑着说道。

    这家材料厂虽然小,但是设备齐全,总共没有操作过几次就被他们接手了。

    钟子星还特意让人购买了很多市面上的顶尖实验仪器,把这小小的材料厂改造成了实验室。

    “前期条件艰苦了一点,杨教授有什么需要可以随便提。”

    “不艰苦,我从小跟着父亲参加各种实验,二三十年前,国内的基础工业水准比现在差了何止一个档次,那种情况都坚持下来了,这算什么”杨安国教授挂着丝毫不在意的笑容。

    “况且,很多新材料的出现,并不需要多么精密的仪器,只有精细的作用研究才需要。”

    他一边讲,钟子星一边默默的听着。

    杨安国教授的父亲那一辈科学家,真的是从一无所有中走出来的。

    那个时代,很多精密部件就算有图纸有材料也造不出来,而苏联为中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新中国建立之初国无工业的困难局面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苏联造成的,可以说有功有过。

    除了来自苏联的工业基础之外,咱们自己民族的工业也有很大一部分。

    原子弹这种让国内再无外地困扰的镇国利器更是那时候的科学家用一台手摇计算器和无数的算盘敲出来的。

    手摇计算器只能进行四则运算、乘方开方,天知道那种艰难困苦是怎么熬过来的。

    这种程度的计算量在现今的超算看来不算什么,在那个时候简直是山一般多。

    就算没有亲眼见证那个时代,光靠想象都能知道困难。

    所以,钟子星对那一代的科学家极其敬佩,视为终生偶像。

    陪着杨教授一众人查看厂中设备,钟子星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觉得,这个实验室里还缺一台用来演算任务的超算。”

    “嗯”杨教授一愣,随即笑道“条件允许的话当然可以,不过,刚刚交了一笔中子星科技总部第一季度的动工钱,公司里还有剩余吗”

    建造这个总部的开销将要耗空公司这一两年内所有盈利,钟子星又不是一个喜欢欠钱的人,虽然拖欠工钱把钱存在银行里的利息都是很大一笔数字,但他不喜欢赚这种血汗钱。

    用科技产品让人心甘情愿的付钱,这样堂堂正正的赚钱方式,更符合他的价值观。

    或许以后会被人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资本家,不懂得常规的金融操作,但钟子星不在乎,他要做的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