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狩猎归来(第1/2页)  逆战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气渐渐开始转凉了,秋天到来,石木屋紧挨着新起了一个单间,是老爹的意思,虽然他很清楚这里绝对不是这个年轻人久留之地,全家人还是毫不犹豫帮着盖了这个单间。

    张以很彻底融入到了这个朴实的家庭,家里添了新人,很自然要加盖房子,就这样张以和四军有了自己的房间,晚上不用和老人孩子挤在一起,一家人给了他真正需要的东西,那就是认同和归宿感,他知道这很重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他慢慢开始接受并适应新的身份,竭力去抑制那个久远的灵魂,毕竟生活还要继续,他认为上苍安排他来到这里,必定是有原因的,至于什么原因,只是他目前还不清楚。

    日子有条不紊的继续着,孩子们已经认识好多字了,早饭后,小蓝当着全家人的面,用树枝在院子的泥地上工整写了几行字,然后非常自豪的用她那独特稚嫩嗓音一板一眼摇头晃脑开始念了一首唐诗,全家人都开心点头微笑,接着小青背诵九九乘法口诀,一家人频频点头叫好,要知道这已经大大超过祖父辈们,全家人是发自内心的在笑,每天张以检查孩子功课的时间,是全家人最快乐的时间。

    张以开始附重练习,腿上的裹着沙袋越来越重,由轻到重,再继续加重,周而复始的附重攀登,他的稳定和速度有了大幅度提升,他现在的箭可以射到移动目标了,野兔就没问题,偶尔他的箭还能穿过树梢射落飞鸟,他知道自己这方面的天分和老爹他们不能比,所以在练习上很刻苦,他希望他的刻苦能弥补先天的不足,他坚信自己能做到,通过这种苛刻的训练,他进一步感到自己的真实存在。慢慢他摆脱了空灵的感觉,他觉得自己越来越真实。

    晚上小青偷偷钻到他房间,自从张以有一天给他讲三国的故事,他就入迷了,每天晚上往他屋里钻,还不时提出问题:吕布有我爹箭法好吗?诸葛亮能比阿翁聪明?有一天还问:是貂蝉好看还是阿娘好看?听到这些令他哭笑不得的问题,他想过有朝一日要将小青带出大山,但很快又否定了这个决定。

    冬天动物的毛皮显得更加鲜亮饱满,真正的狩猎开始了,张以有些兴奋,在他强烈要求下,父子二人答应带上他,三人一身短打装束,身上披着毛皮,脚上套着毛靴,人手一只投枪,背上弓,翻毛的帽子往头上一套,只露出眼睛和鼻子。检查好火折子,干粮,箭矢,小匕首等物件,背起足篓子。刘刺的标枪是斜背着,因为唯一一把长柄猎刀在他手上。

    和妇人约好以半月为限,各自叮嘱要小心,张以交代孩子们不要落下功课,三人带着猎狗出发了,妇人好像习惯了,没有生离死别的场景,这令张以感到轻松不少,他甚至想去找那只黑熊,但他知道进山后一切只能听老猎人的,在山里,经验丰富的猎手活着的希望才最大。

    周礼记有载:五谷不时,不粥于市,鱼鳖鸟兽,狩猎有季。古人都遵守这种法则,进山后,张以发现原来很多猎物是不能射杀的,特别是带着崽子的哺乳动物,还要绕开很远尽量不惊动。他想到后世的人们,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太普遍,他还想到地沟油,古代的谷物瓜果不成熟不能交易,否则是犯法,张以认为这法定的非常好。

    狼有狼道,蛇有蛇踪,长期的进化使猎物都有自己的伪装,但再狡猾的狐狸还是难逃脱优秀猎人的双眼。几天后,他们的篓子都不空了,但他们显然都不满意。特别是老爹,这些小东西不够换回他们足以过冬的盐布粮食,更不要说是铁器。不要说老虎豹子,就是一张熊皮也比三人篓子里的东西加起来值当。他知道那要看运气,当然还要勇气。

    翌日清晨,三人一狗从一个背风的山洞出来时精神都很饱满,昨晚在洞里升堆火,烤了一只刚猎到山羚羊,吃饱睡足,他们准备出发。三人呈品字型快速行进,刘刺走在前,张以和老爹紧随其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