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十二章 大开眼界(第1/2页)  逆战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以在兴元府见到了种师道和张叔掖,两位朝廷大员还没有回京,他们在三府路巡查的很仔细,三府路盗匪基本是清剿干净了,在对待盗匪这一点上,张以做的比较彻底,三府路现在可以做到夜不闭户了。三府路的官员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建设和发展上,对此,两位朝廷大员都只能挑大拇指,他们是在内心赞许张以一心为民谋福祉的做法,这和大宋朝廷那些只想着自己升官发财的蛀虫有着云泥之别。

    心里想着老百姓是一回事,会做好事情又是一回事,张叔掖见过了三府路的欧阳毅和范阳等高层官员,这些都是寒门子弟,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他们一样能做好事情,这引发了他的思考,以前他在山东也做过知府,要平衡很多关系,还有朝廷派系在地方上的延伸,只要是做事有一点出格,御史言官唾沫星子都会淹死人,但在三府路,只要是对百姓和地方有利的政策,根本不用上报,直接就施行,不但没有人反对,三府路还有特别的奖励,而且奖励数目还很大。

    有一个叫庄传兵的利州县尉,在考察了利州路的水文情况后,建议将梓州路和利州路几处河流打通连成一体,潼川府马上给予了专项资金支持,同时给予他本人三千贯的奖励,等水利完成后,还会调往潼川府重用。有个工匠发明了一种旋转轮的倒吸灌溉工具,在三府路推广后,这个工匠马上得到了五百贯的嘉奖。遂州知县由于去年带着人开垦了大量的荒地和梯田,已经升到知州了。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张叔掖知道,这样一直做下去,没有天灾,三府路会年年大治。

    还有一点令到张叔掖和种师道称奇,龙州知州居然是个不到二十的女孩子,这令到他们很难接受,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这颠覆了他们儒家得传统观念,张以可以说不是在和朝廷对抗,而是和一切阻碍发展的传统挑战。

    三府路的县学和州学大都是普通人家的子弟在就读,没有士农工商的分别,而且都是免费的,但这一项花销是惊人的,这在历朝历代都没有人做到,三府路尽管到处都需要银钱发展建设,但还是咬着牙将这件事坚持办下来了,听说是张以强硬分下去的任务,还列为州县的重点考核指标。

    张叔掖的三观也被张以毁了,张叔掖觉得自己胸口发闷,极度自负的大宋进士,从来都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但在三府路,他觉得自己何其幼稚,大宋历来有“唯有东华门唱名者方为真英雄”的说法,但到了三府路,好像说不通了。成都府的大宋学府是三府路最高学府,他们在学习诗词歌赋,天文历算,还学习农商稼穑,工艺制造。有很多汴梁城的匠作大家都在大宋学府任教习。

    在兴元府知府大堂,相互见礼后,张以,周兴,欧阳毅,范阳,张叔掖,种师道分宾主落座,新任的利州路知府梁毓也在下首做陪。

    张以微笑着说道“非常欢迎两位朝廷重臣到三府路巡查,不知三府路可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望两位不吝赐教,我等虚心受教改之”

    张叔掖起身作揖道“不敢,武威候对于民生治理,老夫望尘莫及”。张以现在是朝廷钦定的侯爷,礼不可废。第一次见到张以,还是被张以的年轻给楞住了,看到欧阳毅等人对于张以的尊重,他才真正确认没有搞错对象。

    “张太尉缪赞了,小子不过微薄之力,太尉和老相公才是我大宋的顶梁柱,太尉请坐下说话”张以客气回礼道。

    张叔掖坐定后继续说道“老夫和种老相公巡视了三府路,可谓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建桥起屋,升炉打铁,修渠开荒,冶矿铺路,车马昼夜不息,舟楫无有落帆,真可谓欣欣向荣啊,侯爷大才,令老夫大开眼界啊”

    张以忙抬手指着欧阳毅等人道“两位看到的一些政绩,都是治下无数人披肝沥胆呕心沥血所为,小子可不敢居功啊,还望两位回朝堂后,多在圣上面前言明,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