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辽西之行(第1/3页)  猎杀189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辽东建设得如火如荼,但辽西却是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说来也是于寒的原因。

    当初为了填补辽东的空缺,用无法拒绝的条件将许多百姓迁到了治下,这也与当时顾及不到辽西有关。

    自从第一师攻占辽阳、独立旅长驻锦州后,辽西除了锦州以南外都收入了囊中,将关内灾民安置在这里,也增加了一些人气,但对于偌大的辽西还是远远不够。说起来,他对这方面完全是外行,有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意思。

    辽东现在所做的和清廷当初的洋务运动差不多,都是购买洋机器、派遣留学生、兴办工业等,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在于体制,也和薄弱的农业基础有关。

    不能说于寒完全忽略了农业,但一开始并没有足够重视,迁移百姓、分田、兴水利,也是出于本能,他以前就是农村的。

    但这些远远不够,别说粮食产量能不能自给自足,就算粮食够吃了,还得有衣服穿吧?所以还得提供其它作物。

    粮食充足了,能提供轻工业原料了,还有大量过剩的劳动力,这才能发展轻工业,或是手工业;然后才是重工业。

    再从人的方面分析,教育只停在扫盲水平也远远不够,农业暂时还能凑合,轻、重工业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发展教育也成了当务之急。按部就班肯定不行,那就向内地大量招收,直到培养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输出为止。

    那么于寒就面临着以下任务:

    一,提高农业产量,先吃饱穿暖,再有剩余产品交换,直到能为轻工业提供各类原料;

    二,发展各类轻工业,提供各种生活物资;

    三,挖人、办学。

    四,逐步发展重工业。

    这个过程需要多少年?

    英国用了两百多年,于寒显然等不了这么多年,也不可能按照上面的部骤循序渐进,但每个环节都不能省。很多人把这个过程看作孵蛋,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于寒的优势在于可以肆无忌惮地掠夺,而且成本微乎其微,这样可以在前期迅速发展,需要的基础随后再补上;实际上,西方列强在后世依然富足发达,原因是前期的殖民掠夺中完成了原始积累。

    辽东几乎没有懂经济的人,于寒更不懂,放眼全境也是凤毛麟角,就先从吃饱穿暖保住家园开始,慢慢摸索着发展吧,反正也就一省之地,万一发展不平衡了,也到扩张的时候了。

    接近锦州的时候,人口才慢慢多了起来,很快又发现了一队独立旅派出的巡哨。

    “我们是救独立旅的巡逻队,请停下接受检查!”

    这是一队十五人的骑兵,为首的军官见于寒一个人骑行,发声的同时,招呼着手下围拢过来。

    于寒摊开右手,亮出一个铜牌,随后丢向了军官。

    军官接过一看,脸色顿时一变,连忙翻身下马敬礼:“军长!”

    “军长!”

    其余士兵也齐刷刷地敬礼。

    于寒回礼后,军官将铜牌双手递还,又敬礼道:“军长好!独立旅一团侦察连一排二班班长裴炯亮率队巡逻,请指示!”

    于寒点点头:“不用管我,各司其职!”

    “是!”

    一段插曲后,于寒驱马继续前行,几近天黑时,抵达了锦州城下。

    于寒上次来锦州,已经是半年前的事了,灭掉守敌后就再未来过。

    独立旅的一团、旅部以及警卫营都驻扎在城中,几个城门都有一个班的士兵守卫,城门外构筑了环形工事,架着加特林机qiang,几个哨兵不时抽查一下进出的人员。

    因为天晚的缘故,进出的ren liu逐渐稀少起来,所有人也变得行色匆匆。

    于寒牵着马,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