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乡间道人(第1/3页)  寒门甲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匈奴叩边,朝野震动,朝堂之上,是和是战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赵宏下诏,命司翰领兵夺回伏奴。

    同时,任夏侯方为破虏将军,内侍蹇婴为监军,领虎贲,屯骑,射声,步兵,越骑五部,共一万五千人前往辽州。

    北军五部乃是齐昭帝赵征所设,召司隶良家子入内,负责拱卫京师。赵宏派他们前往,足见对此战的重视。

    只是,赵宏如此迫切的想要夺回伏奴,却与司翰的打算相反,他早就已经派人上奏赵宏,说了自己的考虑。

    如今关外大雪不断,积雪足厚三尺,攻城器械难以搬运,不说能不能攻下城池,哪怕是把伏奴夺回来,比起伤亡的将士数量也绝对是得不偿失,毕竟伏奴可不是什么低矮的城池。

    曹荣是疏忽大意才给了匈奴可乘之机,如今伏奴城内的匈奴可绝不会给齐人这个机会,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我,绝非反攻的时机。

    此时应该做的就是稳固防守,待明年雪化,便可出兵夺回伏奴。

    司翰的奏章分析的面面俱到,实乃老成之言,实际上,他还有一点没说出来,由于戍边将士的冬衣被动了手脚,不少将士的手都肿的跟个馒头一样,还裂了不少口子,连兵器都握不住。

    原先赵宏看了,也考虑是不是等到明年再反攻匈奴。

    结果第二天廷议的时候,主战派大臣一个个怒目圆睁,全力苦劝赵宏夺回失地,说到激动处,吐沫星子横飞。

    他们的依据就是,齐昭帝北却匈奴,南征百越,西平诸国,那时的齐国是何等的威武,伏奴城不光是齐国的领土,亦是齐国的荣耀,岂可被匈奴盘踞。

    同时,搬出一堆华夏诸国对战匈奴的史料,当然都是胜利的战役,在他们口中,匈奴简直就是一群拿着棒子的小孩,估计风吹吹都能倒。甚至有人揶揄司翰是不是已经老了,失了雄心。

    就是不知这群官员真到了关外,看着那足以淹没膝盖的三尺积雪,还能不能如此轻易的说出这些话。

    至于可能会死伤多少将士他们根本不在意,在他们看来只要拿下伏奴,就是死了大半也没什么可惜的,毕竟,士卒的职责就是守卫疆土。

    主和派同样据理力争,不过还是主战派占据上风。

    而最终让赵宏下定决心开战的,还是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臣声泪俱下的哭诉。

    “昭帝之齐不可欺,今之齐便可欺耶!”

    赵宏下了决定也不拖泥带水,甚至特地派出了北军五校尉,在他看来,自己给了司翰这么多人马,哪怕有些困难也足够了,若是司翰依旧拿不下伏奴,那就不得不怀疑他的能力了。

    ——————————

    匈奴进犯的消息传到弋阳县的时候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这个消息成为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他们所说的都是匈奴人凶恶之类的话语,甚至许多人谈论的时候都是一脸嬉笑,不少乡间少年都“意气风发”的说自己一人便能杀了多少匈奴人,说到精彩处,忍不住手舞足蹈,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几乎所有人都对匈奴犯边毫不在意,谈论这个也无非是找个乐子。

    农耕文明的齐国,无数人一辈子都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能去趟郡里都算了不得的事了,足够吹嘘好久,眼界自然被限制的死死的,这也是为何李泰在听到孙游张嘴是整个齐国时,便对刘治的身份深信不疑的原因。

    除非打到家门口,否则全都与我无关,北边打仗和我南边有什么关系。

    刘治在得到消息的时候特意观察过乡人的反应,结果不由有些失望,不过刘治也没纠结这个,他听说过司翰的名声,想来有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驻守镇北关,匈奴也打不进来。

    不知不觉,刘治担任游缴也已经两个月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