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四十九章 三方对质(第2/3页)  北宋生活顾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

    张仲微和林依也生出这样的想法,脸色都沉了下来。

    杨氏沉声道:“她回张家时,穿的就是这一身,我张家尝尝官宦人家,岂会眼热她两件新衣裳”

    林依把坐在对面的青苗一指,道:“那日是林夫人送田氏来的,她作能证。”

    青苗忙道:“田氏回来时,的确穿的是这身衣裳。”

    陕北行商眼中疑惑更盛,问田氏道:“那我送你的两身衣裳去哪儿了?”

    这陕北行商,算是时昆的朋友,青苗本是相信他的,但听了这话,却有些动摇,忍不住质疑道:“大官人,你若真拿了彩礼钱,交出来便是,也算不得甚么大事,何苦拿衣裳来扯谎?田氏上我们时家的船时,就是这身奴婢打扮,而且一路上也未见也换过甚么装束,不知你说的新衣裳,从何而来?”

    陕北行商仔细回忆当时的情形,他因急着赶路,便携夫人先行,留下田氏、一名丫头和两名家丁在码头等候时家的船靠岸,他明明记得当天田氏穿的是新衣裳,怎会上船时就变成了奴婢装束?

    他百思不得其解,后仔细一琢磨,断定田氏的衣裳,是在等候时家船只时换的,只是他仍旧不明白,田氏好端端的,为何要换衣裳?他将这疑问提了出来,本想难倒田氏,不料田氏却道:“夫人夺了我的彩礼钱,我身无分文,这才把衣裳当了,换了一身便宜货穿。”

    陕北行商气得七窍生烟,又在厅里跳起脚来。

    田氏的话,前后对得上,且有理有据,由不得人不信。青苗痛心疾道:“大官人,枉我还在姐姐面前替你讲好话,原来是我看错了。”

    林依一直没作声,此时突然问道:“田氏,衣裳是你自己拿去当的?”

    田氏明显一愣,随后答道:“不是,是陪我在码头等候的小丫头,帮我拿去质铺当的。”

    林依继续问道:“行商送了你两件衣裳,闲置的那套,当掉容易,可有一套是穿在你身上的,你当时人在码头,如何脱下来的?”

    田氏显然没想到林依问得这样仔细,想了想才答道:“就近借了间民房,在里头换的。”

    林依又问:“小丫头拿着你的衣裳,进城寻质铺,当掉后再携着钱去买你这身奴婢衣裳,最后回到民房,这其中总共花了多长时间?”

    田氏开始支支吾吾,答不上来,陕北行商却接话道:“那城里,我去过,到码头一去一来,至少得一个时辰。”

    林依冲他略一点头,继续问田氏:“这一个时辰里,你就光着身子,在民房里等候小丫头回来?”

    田氏没有作声,只点了点头。

    时昆驳道:“胡说,我家的船就在不远处,只是有一处需要修葺,才耽搁了时候,但从离去到回来接你,绝不过半个时辰。你这一个时辰从哪里来的?”

    田氏方寸大乱,慌忙道:“我,我……那个小丫头跑得快,没用到半个时辰。”

    青苗问陕北行商道:“那小丫头在哪里,唤来一问便知。”

    陕北行商犯难道:“不曾带来。”

    杨氏不悦道:“大老远地叫你来对质,你一个人证都不带,究竟甚么意思?”

    陕北行商连忙道歉,却又替自己辩解道:“我才到家,就接到时大官人的信,连气都来不及喘,就又朝回赶,实在是时间紧,心里又急,这才忘记了许多事情。”

    杨氏见他讲得倒也有理,而田氏又露出了破绽,便暂时放过了他,问道:“除了那小丫头,还有谁人可以作证?”

    陕北行商赶忙想了想,突然记起他带来的家丁中,有一名是送过田氏的,于是命人将他带了来,当着众人的面,问他道:“你送田氏那天,她可曾换过衣裳?”

    家丁答道:“换过。”

    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