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科举也是需要资源的(第2/2页)  奋斗在开元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业化生产的时代了,每一样文房四宝,全是纯手工制作。

    别说大唐了,就是放到后世,买一套纯手工的湖笔、徽墨、宣纸、泥砚得用多少钱啊,平平常常就能上万,这可不是你三块钱买个笔、五块钱买个本就能上学去的事儿,知道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小故事,谁谁谁小时候用沙盘练字吗,都是穷的。

    其二,老师。

    家里有个读书人还好,要是没有,惨了,只能拜师读书或者进入官学。

    官学这地方吧,一般人进不去,为啥,人家有门槛、有名额限制,按照大唐规制,县学名额二十到四十人,不能保证家世在“全县”范围内进入前四十,县学你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至于拜师,谁敢保证身边一定有位名师?不是所有人都有谢直这样的要运气,刚想读书,王昌龄就屁颠屁颠跑到汜水县当官来了。

    以上两项都是明面的东西,至于第三项就有点操-蛋了——内容。

    你没看错,读书的“资源”,自然是内容。

    事实上,在大唐,书籍金贵,比书籍更金贵的,是读书笔记,或者说的直白一点,是对儒家经典的批注。

    这玩意儿,官学没有,一般的老师,根本不教。

    为啥?

    因为这些内容,全被那些世家大族垄断了,就算你认识世家大族的子弟,吃喝玩乐好兄弟怎么着都行的时候,当你提出要借阅一下对方家族中的这些内容,对方立马就翻脸,不借,话说得还特别硬气——此乃我家立身之本,不得外借!

    你说闹心不闹心吧?

    这个时候,没有“资源”,行吗?

    要不然你就用其他经典的批注和对方置换,要不然你就特别强势逼得对方不借不行……

    无论哪种途径,这里面需要动用的力量,仅仅想想就让人头疼。

    当谢直听到这里的时候,顿时就感觉心中有句p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实在是太操-蛋了,怪不得谢老爷子张嘴闭嘴都要把“资源”二字挂在嘴边上,二叔母柳氏,更是仅仅因为谢直想读书有可能侵占一部分资源,而和他彻底撕破了脸皮,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谢直本来以为所谓“资源”操=蛋到这种程度也就差不多了,他却没有想到,后面还有更操-蛋的呢。

    只听老爷子说道:

    “至于科考,自然也需要资源啊……简单点说,行卷,听说过吗?”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