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地雷阻击(第1/2页)  明末之匹夫凶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而在“我大清”的时候,统治者极不重视地雷及各种爆炸器材的制造和使用。

    直到鸦片战争以后,丁守存、黄冕等人才开始积极研制各种地雷,主要是拉发雷和绊雷。

    丁守存曾发明一种“跳雷”,曾携赴天津试演,十分灵验。

    这种地雷是将一个铁铸的圆形地雷装入木柜中,木柜下部填装火药,连接地雷引信,木柜内装有发火装置。

    使用时,先将木柜埋入地下,在木柜一旁,安置翻车,与柜内发火装置连接。

    敌人一旦误踏翻车,牵动发火装置,则火药爆发,可将柜中地雷抛起地面七八尺高,在空中爆炸,其杀伤范围可达方圆几十丈,威力极大。

    当然,那是后话了,现在的后金,无论是老奴,还是之后的黄台吉都对火器十分重视,甚至火器的精良程度远比大明更加高明。

    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一点儿也不讽刺,用因时制宜来解释再为清楚不过了。

    赵烈这次就要用地雷这一文明之光来给老奴一个狠狠的教训,赢得时间来清除孙得功这个内患。

    廖延也显得格外振奋,这种战略的成功性是完全可以预定的,也就是说肯定会有许多建奴伤亡在这“地雷战”上。

    这在他看来绝对是一次划时代意义的战略,之前虽然有过运用,但毕竟没人用在建奴身上。

    以前是不屑用,后来是不会用,而现在,当然是将要重放光芒的!

    一定要狠狠地砸死更多的建奴,更大程度上地削弱建奴士气。

    而他廖延作为这一次划时代意义的参与者,他觉得莫有荣焉。

    这不仅仅只是一次荣耀,而且满足了他报仇雪恨的夙愿。

    为此,他甘愿牺牲,就更别说现在只是带着山寨里的人到前线去做点苦力活而已。

    这样简单的付出,与所得到的巨大收获形成鲜明的对比,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做错选择的。

    当即,廖延便就派出了几个亲信回山寨调集人马,随后带着五十骑跟着赵烈往三岔河而去。

    至于后续的三百步兵则列队而去。

    赵烈将地雷战的地方放在了三岔河以东。

    如此一来,赵烈队伍的声势大振,一路上速度极快。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一路上再也没有不长眼的建奴被发现,想来也是赵烈这边人多势众的原因。

    终于,赵烈带着众人到了三岔河,而河畔的河防军也放弃了许多墩台,只是将人马集中在一些比较坚固的堡里。

    这使得三岔河防线处处都是漏洞,赵烈便就让赵永山带着廖延找了一处,过了三岔河。

    往三岔河以东的大道而去。

    而赵烈则带着齐泰山去西宁堡去见了西宁堡守将。

    在五颗建奴首级以及六百两白银的巨大诱惑下,西宁堡屯驻的所有地雷都交给了赵烈。

    得到了五百多颗各种模样与名字的地雷。

    这其中有许多是老陈货了,但也没办法,这样地雷的制作费时费力,关键是少有人用。

    所以现在越来越少的工匠愿意制作这些累赘了,不能真枪真刀的杀出个未来,这样的炸法就算杀了许多建奴也获取不到首级啊。

    这岂不是就白忙活了。

    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曾经在戚爷爷手上大放光彩的地雷也就逐渐没落了。

    得亏西宁堡是三岔河河防军的总屯之所在,又是最前线的边堡,要不然是不可能有这样数目的。

    赵烈虽不免觉得数量不够,但大体上还是接受了。

    唯独齐泰山是相当的想不通:“头儿,你说,五颗首级竟然就这么让出去了,还有那么多的银子,不值,实在是太不值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