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2章 天不佑我大明(第2/3页)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作战要抓住要害,直接打惠远城,但不能逼迫明军,如果明军无路可走,必然会反击!

      当下联军要做的是,消耗明军的体力,瓦解它的斗志,待他们士气沮丧、溃不成军,再捕捉明国皇帝。

      当然,期间联军还要做一件事,截断明军的粮道,再围城打援,利用惠远城引诱明军,然后截断明军援兵,将其围歼,这就是所谓的上屋抽梯......

      吴汉奸的计策,可以说是将联军人多势众、骑兵多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也将明军兵寡、补给线过长的劣势全盘展现了出来。

      唯一麻烦的就是,要打长久之战。

      听了此三策,戈洛文拍案叫绝,当场给吴六奇提了军阶,以褒其功,并承诺俘获明国皇帝后,在沙皇陛下面前为其请首功,赐帝国爵位。

      首战大捷,明军营中人人兴高采烈。

      朱慈烺却传下号令,只准杀猪宰羊,不许任何人饮酒,并派出部队,严加巡逻,防止联军偷袭。

      军令如山,谁敢不遵,整个伊犁九卫防线,到处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也到处都是警惕的眼睛。

      在这千军万马之中,只有朱慈烺内心无法平静,他刚得到情报,朝廷内出了乱子!

      大明出兵西域,皇帝御驾亲征,明军与四国联军爆发了千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包括参战的漠北三部和准噶尔部,双方先后投入的总兵力高达八十多万。

      双方动用的军队,无论是数量、武器、火力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顶峰,代表着军事史上的最高水平!

      后世研究世界军事史的专家不得不承认,在十七世纪中期的皇明天武朝,伊犁战役,一举奠定了大明很少中亚、雄霸天下的强势地位!

      六月下旬,盛夏中的南京城。

      前线的战况是令人欣慰的,京师百姓还在热议前段时间《皇明时报》刊发的一连串捷报。

      其中包括了《皇帝陛下亲率大军轻松击溃十数万俄哈联军》、《汉王殿下绝地反击扫平准噶尔汗国》......

      总体看来,大明已经取得了西域大战的胜利。

      就连一向对战争持悲观态度的一些人,也是精神大振,对天武皇帝和前线将士大加赞许。

      朝廷上下,一片“吾皇英明”的山呼声,满朝文武似乎不得不承认,天武帝圣心独裁力排众议,毅然向多国宣战的举动,有着秦始皇统一六国一样的雄才大略。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如同这夏天的热度一样。

      然而,就在昨天,河南巡抚和山东巡抚的两道奏本,彻底摧毁了朝廷里的欢腾。

      黄河决堤了!

      天武二十年六月十九日,河南境内的黄河水势再次猛涨,洪水肆虐,激流翻卷,惊涛拍岸,兰阳铜瓦厢无工堤段溃决,到二十日全河全部决堤!

      铜瓦厢决口后,肆意的黄河水折向东北,至长垣分而为三,一由赵王河东注,一经东明之北,一经东明县之南,三河至张秋穿过了大运河,流入了山东境内的大清河。

    &ems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