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小星(第2/3页)  大魏太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使人往顺天府知会一声,风里来雨里去,咱老刘没二话。”

    “得识三位义士,曹某三生有幸,将来若有什么事也可以拿着那个荷包去南街韩府寻我。若有机会,咱们再叙。”说罢,曹宏站起身来,向三人一揖,走出了茶楼。

    “刘头、李哥,这曹公子恐怕不是常人。”陈宪送走曹宏坐下对二人道。

    “南街那是达官贵人的住处,韩府如果我记得不错,应该是偏将军韩世能的府邸。”刘摇旗扶额思索了片刻说道。

    “能是常人才怪,看看这个银子。”李振把曹宏给的荷包往桌上空碗里一倒,滴溜溜的银豆子装了大半碗。“这东西都是大户人家赏人用的,再看这成色,十足的雪花银。”

    三人看着碗里的银豆子出了会神,便也收拾收拾各自回去了。

    回到宫中,天色已经不早,淑仪阁已经上灯,韩嫔见是儿子回来,迎了上去。曹宏请安行礼之后,说了今日在韩府酒席间的种种热闹,韩嫔也是高兴。

    “你外公身体康建就行,只是你那舅舅的婚事也不知什么时候才有个着落。”韩嫔很为这个不着调的弟弟操心。

    “舅舅外表不羁,其实是个有主意的人,阿娘你也不要太操心了。”曹宏只好又安慰道。

    大魏朝皇子除了太子,都是十三岁出宫开府,在这之前每日都有师傅在宫内教授学问,虽然大魏的天子是匈奴人,但是很是重视汉家的学问,经史子集都是必学的,当然草原上的骑射拳脚各个皇子也不能耽搁。

    虽有一帮匈奴勋贵觉得汉人的那套屁用没有,但是大多数的匈奴贵族都还是延请名师,教授各家子弟。定鼎二十多年,很多匈奴人外表已经和汉家子一样了,都是束发高冠,会说汉化,能写汉字。

    皇子们的早课在卯时开始,寅时三刻就要起床洗漱,然后由贴身的宫人送到太子住的祥符殿陪着太子读书,直到下午未时,读完书,皇子们还要去御花园打熬身体,锻炼骑射。

    这样的生活曹宏虽然已经过了五年,但还是每日困的头都抬不起来就被宫人们抬着送到祥符殿,几个年纪小的皇子都还趴在桌上打盹。曹宏勉强揉了揉脸,稍微清醒了一些,走到太子的座前,躬身一礼道:“太子殿下安好。”

    太子曹益见是曹宏,朝他点点头,也不说话,又拿起手中的书看了起来。

    这时候,从殿外传来脚步身。曹宏听脚步知道这是先生来了,连忙坐好。其余几个皇子也都揉着眼睛坐直了身体。

    门外进来一个眉目清秀,须长至腹的中年人,来人正是皇子们的老师,太常卿崔诰,崔诰坐下,看了下殿中的皇子,问道:“三皇子怎么还没到?”

    自有一旁服侍的宫人答道:“三皇子正在陪着皇后娘娘用早膳,快到了。”

    崔诰听完也不说话,只是抚须打开一本《诗》自己看了起来。

    座下的几个皇子见状,也都不敢发出声音,连忙打开自己的《诗》,读了起来。

    这时殿外又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只见几个太监宫人拥着一个微胖的皇子匆匆走了进来,那胖胖的皇子打着哈欠,不紧不慢的踱到自己座前,几个宫人忙着擦拭桌椅,摆放笔墨,一通忙乱下来,杂声不断,几个年纪小的皇子都放下书,伸着头看向三皇子曹藩这里。太子曹益手里拿着书,眉头蹙着,也不说话,从抿着的嘴唇看出太子心里的不快。

    崔诰抬眼看了下曹藩那面,敲了敲戒尺,那些宫人听到戒尺急忙走出殿外。三皇子曹藩还趴在桌上似乎没睡醒。

    崔诰清了清嗓子:“今日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都记下了?”

    “记下了。”诸皇子答道。

    “今日跟着我一起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