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一件普通的小事(第1/2页)  蝉说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江北一中在97年某件事情后,便禁止在校走读生,实行全封闭军事化管理。王旭龙这批学生是99年入学,也正因为如此没有丝毫不适应的地方。

    在眼睛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后,王旭龙问过自己的两位好友,最终也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看着窗外风景等到上课铃声响起后,他才被拉回现实,不再去管那天空中所谓的异象。

    这节课是语文课,语文老师是头发花白的老学究模样的司马贞,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先写了三个大字《六国论》。

    “这节课我们学《六国论》作者苏洵……”和所有中国式的教师没多大区别,司马贞讲课枯燥乏味没过多久便睡倒一片。

    王旭龙还没等司马贞讲完一句,则率先进入梦乡,根本没打算听这堂课。在他看来这堂课实在是太无聊,包括这篇作为课文的《六国论》同样也无聊。如果一篇文章不适用于这个时代,偏偏还要学生们学,那么还有学习的必要吗?

    司马贞不知道王旭龙的内心戏,就算知道也不认同。在他看来造成睡倒一片学生的起因就是王旭龙,源于此,他才更要杀鸡儆猴!正要走到王旭龙身边时,张雅倩已经发觉了他的意图。

    张雅倩正准备转身通知王旭龙的时候,谁料想司马贞的速度更快,手里还攥着之前板书时用的粉笔,准确无误的砸在王旭龙的头上。

    “老师有什么事吗?”王旭龙揉了揉双眼打着哈欠问道。

    “现在是上课时间,不准睡觉!”司马贞知道这是作为教师树立威信的关键,否则以后这学生要多难管有多难管。

    “何为上课”王旭龙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说话变得如此冲,冷着脸向讲台上的司马贞逼问着。见他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又说道:“‘上课’上为敬,表示对师者的尊敬之意。课是言字旁与果的组合,取意为从言语中获得果实,也就是说课是从师者的言语中取的知识。那么如果得不到知识,还需要上课吗?”

    说实在王旭龙关于‘上课’两个字的解释确实令司马贞眼前一亮,但是最后那句还需要上课吗?让他觉得此子太过于狂妄自大。

    “书本无知识吗?”司马贞在王旭龙的问句出来后问道:“那你觉得什么又是你需要的知识经过专家教授一起编订的课本难道还没你需要的知识”

    “圣人都有错的时候,更不要说那些所谓的专家与教授。《六国论》在历史上除了三苏写,还有李桢写。为什么苏洵的有名并不是说他写的对,而是他借古讽今,所以在立意上高于三人。”王旭龙说到这里停顿一下又道:“可现在这个时代需要这种写作方式吗?我认为已经不需要,借用季羡林老先生《心是莲花开》里面的话。”

    “据有学问的学者说,杂文必有所讽刺,应当锋利如匕首,行文似击剑。在这个行当里,鲁迅是公认的大家。但是,鲁迅所处的时代是阴霾蔽天,黑云压城的时代,讽刺确有对象,而且俯拾即是。今天已经换了人间,杂文这种形式还用得着吗”

    “虽然这段话是说杂文,但也是说所有形式的文章。从这一点上来看所谓的《六国论》还有学习的必要性吗?”

    王旭龙的一番言谈令司马贞有些难以辩解,如果他说的是苏洵的《六国论》写的不好有问题,那么自己还能从文章立意上来攻击。可偏偏王旭龙说的是不适合今天的学子们学习,甚至找出季羡林《心是莲花开》里面的话来作为有力的证词。如果说这种表述方法像什么更像是李桢《六国论》的描写手法。

    教师生涯三十余载,司马贞第一次感到压力徒增,今天如果不能辩过这位少年,那么势必自己以后的教学无法开展。

    其实司马贞这点多虑了,在一年三班的教室里有三大骛人,且这三个骛人的名号是得到全校公认而存在的。首杰便是这王旭龙,其次是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