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的。不仅仅有地方的官府官兵,如董卓在统率西凉等地的地方官兵对抗着西凉叛军,咱们大汉还派去了张温、盖勋等等的朝廷大臣去督战,去居中调度。另外,还有打败黄巾军,灭杀张角三兄弟的上将军皇甫嵩将军在雍州坐镇,作为西凉平叛大军的坚实后盾,如此一来,就算西凉战事暂时不利,可也总不至于能够让叛军杀到西都长安,且攻陷西都长安?如果说,咱们朝廷做了这么多都还不足够的话,那么还想要咱们朝廷如何?再派出何进大将军亲自率军进入西凉平叛?又或是,咱们大汉皇帝要亲自挂帅出征?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不仅仅是董卓该死,还有张温大人,盖勋等大人也难辞其咎,都得问责!”
皇帝面沉如水,因为这些宫中常侍,他们所说的还真的是一套一套的,把这些本以为认为十万火急的事,说得这么轻描淡写,说得不值一提。
如此一来,这又如何再有借口成立组建一支新军呢?
朝廷议事,无一不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家国大事。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并不是说,皇帝头脑一热,就马上上马一项什么的决策。
想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没有一个充分的理由借口,那么还真的很难推行。
现在,这些宫中常侍所说的,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毕竟,在表面上,理论上,朝廷的确一直都有针对那些叛乱有过不少的动作。但是,实际上,那些动作,其实都是无关痛痒的。
比如说,朝廷的确有任命谁谁为官为将,调派军马去平叛。然后,或许也的确有了钱粮调拨下去。
可是,实际上呢?所派去的官员军将是谁?调动了什么样的军马?而那些钱粮,是否如数的调拨到了那些军将的手上?估计,不少军马,可能根本就没有收到朝廷调拨给他们的钱粮啊。
而这当中,朝廷当中,除了那一小部份真正的忠直之臣,一心为公的朝臣之外,别的朝臣,谁不从中获得到了一定的好处?所以,这些情况的详细问题,就是那些已经和刘显说好,要支持刘显的朝臣,他们恐怕都不敢当真的去追究其中的细节问题。
这一时间,朝堂上还真的慢慢冷静了下来,一时陷入了一种异样的沉寂。
“啪啪啪……”
这个时候,刘显知道轮到自己出场了。
刘显拍着手掌从朝殿的角落当中走了出来。一直走到了朝殿的中央,走到了皇帝的皇座之下,然后对段珪竖起一个大拇指道:“好!段大人,你说得太好了!本侯也极为佩服,没有想到,咱们大汉宫里的内侍当中,居然还有像段大人这样精通纵横雄辩,似乎还对兵事相当了解的人才!”
刘显说完,对皇帝拱手躬身道:“皇上!臣弟有一个建议。”
“哦?王弟有什么建议,直说无妨。”皇帝看到刘显站了出来,顿时心头一松,不知道为何,有刘显出场,他的心里就觉得安心。
“臣建议,既然段大人都一一针对各地的叛乱进行了述说,了如指掌,那么,段大人一定对那些状况非常了解的了。不如,就一一撤回那些地方统军平乱的军将,治他们作战不力之罪,然后,重用段珪大人,任命段大人为主将,让段大人率领军马,平定那里的叛乱。然后就再辛苦一些段大人,再调到下一个叛乱之地去平叛。如此,臣弟觉得,不出一年,咱们大汉就全由段大人一人平定了。从此,咱们大汉四海升平,稳定繁荣。到时候,臣弟建议,基于段大人的劳苦功高,哪怕是封段大人为镇国公亦不为过,若非异姓不封王的话,到时都可以封段大人为一地之王。”
“嗯,不知道段大人,你愿意先到哪里去平乱呢?西凉?幽州?还是去灭了黑山黄巾军?泰山黄巾军?要不,段大人出马,前往关外大漠,让在关外集结的,不下于四十万匈奴骑兵大军的匈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