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圣境(第1/2页)  道一之大言三十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i执一者,皆可称圣!

    而用于二,衍于三,尔后化万法!

    评判一个人是不是境界达到了圣境,就是以这个一i判断的。

    鬼谷子曾言: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孔子曾言:吾道一以贯之!

    老子曾言: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自有书籍记载以i,华夏大地有四位圣人留下其足迹!

    老子执于一,衍化有,无!阐述天之道!

    孔子执于一,衍化先,后!阐述人之道!

    鬼谷子执于一,衍化捭,阖!阐述世之道!

    王阳明执于一,衍化知,行!阐述行之道!

    何为一?

    大道至简,人类先天认知里只有一个规则在运行!凡是明悟了这个规则的人便可以称为圣人!一法通,万法通,万法易学,一法难通!

    一是何物?

    一可称为中庸之道!

    一可以称之为度!万事要有度,做人要有度,能够清楚这个度,万事不过度的人可以称之为圣道体现了!而这个度便是大道在人类相处之中所表现出i的形态!也可以称之为儌,称之为边界!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便说常有欲,以观其儌!说的便是这个度!

    一可以称之为轮回。

    万物都是一个轮回,人类从天地间诞生,走完一生之后化为尘土深埋地下,尘土归于大地,大地滋润万物,生出稻谷供人类食用,生出果实供人类享受,生出万物养育生灵。而生灵终将死去归于大地。如此生与死轮回不止。

    变化的是轮回里各式各样的人生各种不同的经历,不变的一是不断的轮回,不变的一是太阳东升西落,不变的一时生老病死!

    一可以称之为无极!

    天长夜短至极致便是夜短天长的开始!只有黑暗才能衬托出光明,光明到了至极便是一片盲目!

    善恶两个极端也只不过是归于一个自私!正反两极也不能在圆球上面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便是无极。极则生变,何以曰裘极!

    一是万物万法的规则。

    一可以称之为平衡。

    大自然中各种食物链的平衡不允许有任何极端的个体出现,即使出现了人类这种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i说,也要经受着同类相残的平衡状态!还有维护食物链以保护自己的行为!

    所有的战乱皆出现于不公平,不平衡。若都按照平衡之法运行人类和平触手可及!

    一是一种境界,一种不可言传的境界!庄子里面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i,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i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得心应手,口里说不出i,但其中自有度数分寸在。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古人所留书籍记载不过都是让人能够更好,更容易的接近这个一,而不是去盲目的学习,追随这个书籍的创造者!因为最高深的境界只能自己顿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